歷時4年編撰、收錄2600多個詞條的《南京大屠殺辭典》第一卷7日在南京舉行首發式。據悉,該書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共分四卷收錄8000多個詞條,是我國第一部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辭書,2015年前四卷將全部出版。
今年12月13日是我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7日,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和南京出版社、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眾多科研與檔案部門,以及日本、美國、俄羅斯、德國等10余個國家的6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編撰而成的《南京大屠殺辭典》首卷出版,正文采用辭典條目式結構,內容依照間順序分為一、二、三、四卷。第一卷為“大屠殺前”,包括歷史背景、日機轟炸南京與南京空戰、日軍攻擊南京、南京安全區及難民營成立、南京保衛戰、南京淪陷等六部分內容。
據編者之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前研究員戚厚杰介紹,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屠殺犯罪與性暴力犯罪是這部辭典的主要內容。日軍的搶掠、焚燒與毀害的內容在辭典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南京出版社傳媒集團董事長朱同芳介紹,《南京大屠殺辭典》的第二、三、四卷,將在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