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2日消息 據報道,落葉歸根,入土為安,人的一生活著要有房子住,故去則需要有塊墓地來安葬。房屋可以預售,這是行業允許的,那么墓地呢?可能有人認為,買墓地和買普通商品一樣,辦手續、付款就行。其實墓地是特殊商品,國家殯葬行業管理法規規定,必須有死亡、喪葬證明才能購買墓穴,預售“活人墳”是不允許的。可是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地方存在預售公墓的違規情況。既然國家明令禁止,為何仍有墓園敢公開叫賣?拿不出合法證明,怎么購買?
河南濮陽的王女士說,自己已經為健在的公婆和父母購買了墓地。除了有當地風俗的原因之外,還有投資的考慮。
王女士:我們那個時候買的時候是2萬多點,現在聽說好像3萬了吧,反正買了擱那放著,也不會貶值啊。也就提前買啦。雖然現在買啦,但是一直沒有用。
可是,買墓地不是先要出示入幕者的“死亡證、火化證”等等的合法證明嗎?王女士說,根本就沒那么復雜。
王女士:沒有,這有啥手續啊,就跟咱們買房子一樣,你要看這快地不錯,你就要了,要了之后給他錢,她給你開個收據條,有一個跟房產證一樣,就是墓地證。也沒有說非要我們拿著死亡證明啊什么的,根本就不要。
國家明令禁止的“活人墳”究竟如何公開銷售呢?湖北武漢的大型墓園九龍宮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是完全可以提前購買相關公墓的。
工作人員:特殊老人啊,達到有病的啊,什么的都可以買的,現在都是提前買,哪有不提前買的呢?你只要交了錢,我給你正規的民政局的合同民政局的證。
根據記者調查,在全國多地“活人墳”的買賣非常普遍。浙江樂清一家陵園的銷售趙女士介紹,她所在的陵園公司幾萬個的公墓中有三分之二都被用來預售。
趙女士:我們這里是總規劃,總共我們弄起來是幾萬個,有三分之二全部都是“紅墳”,就是“壽域”,長壽的壽,地域的域。
不可否認的是,購買墓地是所有百姓的“剛性需求”,而建設墓地的土地資源又有限。正是利用這一點,有投機者靠炒墓地能獲取300%乃至更多的毛利。有買就有賣,河北邢臺一位墓地銷售的業內人士透露,驅使墓地經營者違規預售“活人墳”的正是比房地產更驚人的巨大利益。
業內人士:公墓的地方一般都比較偏,遠離市區,他拿地的成本可能還不如房地產的一個零頭,而賣的價格便宜的也得萬八千的,而且開發基本上沒啥成本,你想想中間的利潤有多大。
《民政部公墓管理暫行辦法》中有“嚴禁在公墓內建活人墳”的規定,為執行這個規定,首先就要證明安葬的人確實已經去世。因此,各地在此基礎上做了細化,基本都有“憑火化證明或死亡證明等合法證明來購買墓穴”的相關規定。
另一方面,中國的傳統習俗確實也有為老人提前準備福地的習俗。國家規定與百姓風俗,這不就產生矛盾了嗎?那么,這個規定的制定初衷是怎樣的?與風俗之間的矛盾,又該如何協調?
中國殯葬協會會長戚學森告訴記者,其實各地公墓的建設規模,是依據當地人口自然死亡率提前規劃的。
戚學森:在任何城市里,公墓的建設都是根據當地在20、30年內死亡人數規模進行規劃建設的。墓穴總數是可以滿足城市居民死亡后的安葬需求。如果大量的人提前為自己購買壽穴,這樣就產生了虛假的需求信息,又得去建設,就過多的占用土地。
因此,不管是為了“沖喜”、“挑個好風水”而提前購買墓地,還是倒買倒賣墓地的投機行為,都會在市場上產生虛假的需求信息,導致墓地建設量過大,不僅影響殯葬市場的正常運行,還侵占寶貴的土地資源。這也是《公墓管理辦法》禁止“活人墳”的初衷。
戚學森:雖然墓葬有市場化的行為,但是不可否認它有還有公共服務屬性,不能完全來通過市場調節。所以通過不建活人墳,驗證有關證件,來抑制市場性的投機,防止少數人利用市場機會,囤積資源、人為的拉升價格。
不過,我國的傳統民俗中,存在有為將要過世的老人提前準備墓穴的習慣。對此,民政部在給出的書面回應中證實,確實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將墓地“預訂”出去。規定稱,除依法可向特殊人群(如高齡老人、危重病人)預售(租)墓穴格位并確保自用外,必須憑死亡證明、火化證明或遷葬證明提供墓穴和骨灰格位,不得進行炒買炒賣等營銷活動。
然而,正是這種照顧民俗的規定,給了各地違規預售墓穴的經營者鉆空子的機會。戚學森表示,這種“身后預約服務”的前提是,必須禁止這種服務演變為銷售行為。
戚學森:要從實際出發,如果病人已經病入膏肓,家屬要做準備,現行做法就是預約。到那個地方去看公墓,有老人多大年紀了,我看好位置了,可以交一點訂金,半年或者幾個月,把這個地方訂下來。不能建立銷售或者租賃關系。
不過,面對活人墓屢禁不止的現狀,多地的民政部門都表示查處的難度很大。
河南濮陽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主任李光:當事人買墓的不給你指出來,你又沒有證據,他又不給你留檔案,只要是你當事人不給你提出來對峙,你根本查不出來。我們去檢查多少次翻檔案就是翻不出來。
除了部分地方的風俗之外,提前購買活人墓的原因多是出于對土地資源短缺引發墓地價格上漲的擔憂。因此現在不少地方陸續推出了一些節約用地、綠色低碳的生態葬:如海葬、樹葬等,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緩解墓地資源的緊缺。
同時,對于我們這些晚輩們來講,也應該改一改傳統的“厚葬”才是孝順的傳統觀念,多讓老人在生前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讓他們少一點人生遺憾,厚養薄葬,這才是真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