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首次舉辦2014年度網上輿情形勢分析發布會上公布的報告稱:由于中紀委主導反腐輿情,2014年網絡反腐出現“斷崖式降溫”。
此前在十八大召開前后,正是中國網絡反腐“鼎盛時期”:一段不雅視頻上傳網絡,67個小時內便讓重慶官員雷政富落馬;通過新聞照片中分析蛛絲馬跡,就能扒出“表叔”。
昨天公布的報告指出,自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上線并開通網絡舉報通道后,中紀委官網成為引領網上反腐輿情的“引擎”。
據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統計,今年由網絡舉報而揭露的腐敗案件僅51件,全年總和不及“鼎盛時期”一個季度的件數。對2014年4783個網絡輿論熱點話題的首曝渠道分析發現,其中70多個網絡輿論熱點由中紀委官網“首曝”,中紀委官網因此被納入“2014年網絡輿情熱點首曝媒體排行榜”,排名第9。
報告認為,隨著反腐“正規軍”的出擊,網絡反腐進入官方主導時代,擺脫過去“網絡爆料—紀委介入”的被動狀態,轉為“紀委公布—輿論熱議”模式。
“網絡反腐有2類,一種是證據鏈條很真實的硬爆料,這類很快會進入紀委查辦范圍,基上一周內被爆料官員就‘掛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分析認為,另一種是證據不夠充分的“軟爆料”,而隨著網絡言論的規范,網民對爆料也趨于謹慎,“網絡反腐實現了‘雙升級’,網民爆料準確性在提升、官員守法程度在提升。”
沈陽還認為,網絡反腐“斷崖式降溫”也與十八大后中紀委和司法部門堅決主動反腐有關。“消解了一部分的網絡反腐,線下反腐做得好,線上爆料必然會減少。”
網絡大V“退場”今年發博量減四成
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未檸昨日在發布會上提到:2014年,微博大V群體活躍度明顯下降,整體發博量減少四成,并出現部分向微信公號遷移的現象。
去年以來,中國官方采取系列舉措打擊網絡謠言,薛蠻子等多名網絡大V被拉下“輿論神壇”,此后,互聯網的言論邊界和責任也逐漸廓清。
李未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微博大V發布微博數量為205222條,2014年1月—11月則下降至121199條。
微博大V開通微信公號情況顯示,44.3%的微博大V向微信公號遷移,29.5%的微博大V開通微信公號并進行了認證,其余55.7%的微博大V并未開通微信公號。
李未檸說,隨著網絡大V的“退場”,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傳播的“自媒體人”逐步興起,并被賦予新的民間輿論場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