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下午1時14分,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727號一日雜倉庫發生火災。經消防指戰員奮力撲救,群眾全部撤離無傷亡。火災已造成5名消防戰士犧牲,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最大的22歲。另外14名傷者中,13名是消防戰士,一名為商場的保安人員。有消息稱,倒塌樓體三層的商鋪使用了超負荷的電暖器,很有可能是導致火災的直接原因,相關人員已經被控制。
□起火
倉庫起火居民全被疏散
起火的北方南勛陶瓷市場成“口”字形,外側一圈樓體底部3層是商鋪或者庫房,上側8層是居民樓,“口”字中部是倉庫。
“當時我正好從那里經過,倉庫里冒出火苗,沒看到里面有人。”商戶劉女士回憶,2日下午1時多,市場東北角“火焰山碳業經銷部”位于3層的倉庫突然起火,冒起濃烈的黑煙,火勢順著風向周圍蔓延。“也就幾分鐘的時間,我看見后邊的庫房就被點著了。”
馬進國今年57歲,已在市場經營酒店用品20年了。他在庫房中的貨物,在火災中被全部燒光。“我們先聞到濃煙,保安就開始往外疏散。”
住在樓上居民區的王先生說,起火時他在樓上,不知道樓下起火了。“我媳婦給我打電話,我才拿著毛巾往外跑。”
多名目擊者表示,2日下午1時30分左右,多輛消防車趕到現場,消防員和民警組織市場內的群眾撤離建筑并設隔離線。下午2時左右,市場內群眾已被撤完。
記者在東萊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起火的大樓有500多戶居民,由于疏散及時,沒有商戶和居民傷亡。
多點噴水火勢順風蔓延
多輛消防車從市場東側的太古街接近起火點,消防員從多點向起火的“火焰山”倉庫噴水,目擊者胡先生稱消防車卻未能進入市場西側的南勛街,“南勛街路邊停了不少車,消防車沒法進”。胡先生回憶,消防車只能停在南勛街路口,多名消防員將水管連接后對火場內建筑噴水。
“小伙子們拿著水管沖起火的建筑噴水,可是天氣冷啊,一會兒水就結冰了。”胡先生稱。
多名目擊者回憶,“火焰山”倉庫起火時刮著大風,火勢同時向西側市場外圍的廚具商鋪和南側市場內部的倉庫蔓延。“市場倉庫儲存著塑料制品,不一會兒空氣里就能聞到塑料刺鼻的氣味。”
商戶李先生表示,市場起火后他離開了,后于下午4時返回,此時“火焰山”倉庫、旁邊商鋪和背后的幾間倉庫都還在冒煙,“還沒有滅火,從煙霧中能夠看到忽閃的火苗”。
多名目擊者表示,下午5時左右天開始變陰,從南勛街南側路口仍能看到從市場內冒出的濃煙,尤其從“口”字形市場內部的倉庫冒出的煙霧最濃。“那時候天剛好黑下來,煙霧灰蒙蒙地飄散出來,把整個天空都罩住了。”商戶李先生描述。
□樓塌
大火燃燒十小時居民樓倒塌埋住人
2日晚10時左右,商戶王女士正好在市場西北角,她說當時市場內看不到火了,但還有消防員在沖冒煙處噴水,“當時有指戰員命令隊員進去(火場)清理”。
“突然聽到了轟的巨響,就和爆炸一樣。”“火焰山”南側約400米的食品店老板娘說,她在屋內聽到巨響跑出來看,遠處的市場仍然冒著濃煙,但北頭11層高的居民樓不見了,“只能看到南側的居民樓,北邊的沒有了”。
距離“火焰山”只有三四十米遠的王女士回憶時再次淚流滿面,“當時我就眼睜睜地看著整棟樓坍塌下來,底部的3層商鋪被壓在底下,太慘了,商鋪里面的人都被壓在下面了”。“我當時就沖人群大喊,‘快救他們啊,救他們啊’”,王女士說人群發生了幾分鐘的騷動,有的人大聲喊叫,有的人嚇得哭出聲來。
“幾秒的時間,他們都不見了。”王女士說完嘆了口氣。
和王女士一樣絕望的,還有現場的多名消防員。坍塌發生后四處飄散著粉塵,幾名消防員想沖進廢墟被拉住。“小伙子們難受啊,瘋了似的想救戰友。”王女士說。
等粉塵落定,廢墟內的石子不再滾落,多名消防員沖進廢墟,“這個時候還能看到幾個被埋住的人”,王女士表示,隨后的過程她不忍再看。
倒塌處明火復燃凌晨又有兩次坍塌
3日凌晨1時左右,倒塌的樓體處明火復燃,撲救過程中發生坍塌的另一側墻體又幾次發生坍塌,而且每次發生坍塌后,火災現場馬上就會發生復燃的現象,并且火勢突然間會加大,一度也到了難以控制的狀態,當時現場救援工作一度中止。
二次坍塌時的視頻顯示,伴隨著倒塌的聲音,墻體倒塌后騰起灰白色的濃煙,正在撲救的消防官兵往后退了幾步,隨后能夠看到倒塌處有明火復燃。發生二次坍塌后,現場的警戒范圍擴大,救援工作一度被迫停止,直到凌晨2時20分救援工作再次啟動。
幾名商戶稱,昨天凌晨6點,市場內還在冒著濃煙,“火焰山”西邊的幾排商鋪房屋又發生坍塌。
3日上午,記者了解到,發生二次坍塌后,附近住戶的疏散范圍擴大,附近一高層居民樓的住戶也被疏散到安全區域。
□搜救
找到兩名失聯者戰友舉起“冰手”敬禮
昨天上午10時,倉庫內仍冒著濃烈的黑煙,天空被煙霧遮蓋。一輛挖掘機和一輛打樁機正在“火焰山”西邊的廢墟上作業,挖掘機沖廢墟挖幾下,打樁機又在上面打幾下。廢墟周圍厚冰上站著幾名消防員,他們之間偶爾低聲交談,交談過后又望向廢墟。
“看到了!”昨天中午12時許,廢墟中的一名戰友被發現,幾名消防員立刻沖過去,然后低頭注視著廢墟一動不動。另幾名消防員抬著擔架趕到,當他們看向廢墟時,有人把頭扭向一邊,有人叫出了聲。
所有在場的消防員都站直了身體,當急救人員搖了搖頭之后,消防員們舉起了帶著冰殼的右手。“敬禮!”幾名消防戰士把頭埋得很深,舉起右手抹了幾下眼眶。
隨后挖掘機和打樁機又回到廢墟。一個多小時后,幾名抬擔架的小伙子又被喚回,他們跑向廢墟,再一次哭出聲音。當看到另一名戰友的身體被黑布遮蓋,10多名戰士再一次站直身體向戰友敬禮,臉頰上灑過熱淚。
經現場消防和急救人員確認,被找到的兩人正是坍塌后失聯的兩名消防員。
截至昨晚8時,樓體倒塌處還存有明火,火災現場有十幾臺大型挖掘機在作業。
□傷情
消防員5人犧牲13人受傷
昨天上午,哈爾濱市政府緊急召開全市安全工作會議,通報了有關哈爾濱倉庫大火導致坍塌的最新情況。哈爾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倉庫大火目前已經造成5名消防戰士犧牲,549戶2000多名居民以及部分臨街商戶受災,直接的財產損失和火災的原因目前正在統計調查當中。
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發布的消息稱,該倉庫系非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性質為批發零售小商品。
哈爾濱市公安消防支隊第一時間組織集中警力,于13時23分趕到現場,開展滅火救援,及時疏散了群眾。全市共出動17個消防中隊、110臺消防車、480名指戰員。消防部隊到達后,發現靠太古街一側一、二層中部起火,火勢猛烈。該倉庫情況復雜,給滅火救援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21時37分,大樓突然坍塌,當時正在3樓滅火救援的19人被全部掩埋在廢墟之中,其中,2名消防戰士當場犧牲,1名消防戰士因搶救無效犧牲,2名消防戰士失聯,現已找到遺體。另有13名消防戰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傷,正在接受治療。因疏散通知及時到位,火災現場周邊居民全部撤離無一傷亡。
經初步統計,此次火災過火面積約1.1萬平方米,坍塌樓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樓體垮塌部分涉及7個單元150戶居民。
失火建筑消防通道被占、消防安全檢查缺失;
倉庫內使用超負荷電暖器或是火災直接原因
追問1 消防車為何難進入核心區?
起火地點處于老舊小區,街道狹窄;倉庫內貨物屬易燃物品難撲救
據居民介紹,著火建筑為回字形,建于上世紀80年代,地下一層是倉庫,1-3層是商鋪,4-11層是居民樓。現場公安消防救援人員介紹,起火的倉庫內存放的是笤帚、塑料制品等日雜用貨。
由于倉庫內貨物屬易燃物品難以撲救,加之起火地點處于老舊小區,街道狹窄、沒有消防通道,車輛、人員密集,許多大型消防車無法進入核心區。
一位姓于的商戶告訴記者,該市場大約有1560戶商鋪,“因為街道擁堵,只有幾輛消防車能到達核心火場用水槍滅火,其他車輛只能多次串聯水管噴水,壓力不足加上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低溫,水噴出去基本就結冰了,火勢控制起來很慢。”
消防業內人士表示,哈爾濱老舊城區多是一些商鋪、倉庫集中地段,是防火的重點區域。但由于舊城區規劃不合理,存在諸多消防隱患,一旦發生火災救援難度極大。
追問2 消防通道為何變成了商鋪?
“火焰山碳業”店鋪系消防通道,店主稱這里店鋪供不應求
“那個叫‘火焰山碳業’的店鋪就是消防通道,都給堵死了,消防車根本進不去。”一位經營電飯鍋生意的業主告訴記者。“火焰山碳業”店主韓俊來告訴記者,這里的店鋪非常緊俏,供不應求,“你不租還有別人租,這個地方早就改成店鋪了,我是5年前租的這個地方。”
記者注意到,這里的商戶幾乎都沒有買保險,“保險公司也不傻,你這店鋪連防火通道都沒有,消防措施那么差,誰愿意給你上保險啊。”
哈爾濱市政府發布信息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非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消防部門也表示,這類單位通常是抽查單位,并不屬于重點監管單位。該倉庫因未列入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抽查歸道外區冬萊派出所管轄。但當地一名商戶告訴記者,多年來并沒有相關的執法部門到這里進行過消防安全檢查,更沒有對他們提出整改要求或進行處罰。
追問3 著火建筑物為何會坍塌?
包括建筑物本身的耐火等級、可燃物總量、火勢情況等原因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博士生導師王修信教授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倉庫多以框架結構為主,柱的耐火時間有限,梁的跨度又比較大,鋼筋混凝土梁柱構件燒久了之后,難以支撐上部巨大的荷載。
王修信說,一般有易燃材料的倉庫要求在梁柱上面做防火材料,還要規定配備各種滅火設備。不過即使在構件上增加了防火材料,在發生大火的情況下,最長也就是支撐兩三個小時。如果是框架結構,鋼筋被大火燒得軟化后,梁柱就慢慢癱下來了。
中國科技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紀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著火建筑物是否會坍塌取決于多個因素,如建筑物本身的耐火等級、可燃物總量、火災發展的位置以及火勢情況。燒的時間足夠長之后,建筑物的承重性能就會下降或破壞,就可能出現坍塌。
追問4 是否進行過坍塌風險評估?
黑龍江消防部門稱指揮員不會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
人們在痛惜犧牲的5名年輕消防戰士之余也提出質疑——既然群眾已經安全疏散,為什么還要冒著那么大的風險進入火場“內攻”?現場指揮者是否進行過建筑物坍塌風險評估?是判斷處置失當還是建筑物質量不達標?
對此,黑龍江消防部門回應稱,當時救援的消防官兵都在大樓3層樓體外的緩臺上打水救火,并沒有進入樓體里面強攻,指揮員不會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就是因為沒有進入樓體,大樓坍塌時救援人員被埋得較淺,所以多數被埋人員被很快找到。此外,這個樓體結構復雜,本身就是一個“爛尾樓”,只有簡單的承重結構,這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居民告訴記者,失火的大樓建成后因“不合建筑標準”,一直未取得“房證”,也沒有通過消防驗收。一個無證“爛尾樓”為何能夠出售出租?這一情況是否屬實尚待求證。
追問5 消防戰士救火為何會被埋?
樓體中部瞬間坍塌,過道上控火的消防戰士未及反應
事發樓的下面3層已經確定是框架結構,上面8層初步推斷也可能是框架結構。燃燒之后里面非常熱,外面比較冷。另外,由于打水,冷熱交替可能會導致里面混凝土出現疏松,所以整個樓體會向里面倒塌。
黑龍江公安消防總隊司令部戰訓處高級工程師廖軍表示,火場溫度太高,燃燒時間太長,樓板耐火極限太低。樓體中部瞬間坍塌的時候,消防戰士是在過道上控火的,此時他們沒法反應到中間這部分要坍塌了。所以中間部分坍塌的瞬間,由于壓力作用,整個外墻連帶消防戰士都卷進去了。
另外,從公安部門了解到,倉庫里面有人私自使用了超負荷的電暖器,這很有可能是這次火災的直接原因,相關人員已被警方控制,目前仍然在調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