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位于樓觀臺的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下稱“搶救中心”)又傳來讓人擔憂的消息:第三只被確診患“犬瘟熱”的圈養大熊貓“鳳鳳”情況危急,肝腎心肺功能已嚴重損傷。
已到后期 救治成功率不足5%
去年12月初,搶救中心的大熊貓陸續發現患犬瘟熱,盡管過去的一個多月,搶救中心請來了包括院士在內的至少30名全國專家團隊,對患病大熊貓進行積極救治,但由于“犬瘟熱”病毒傳染性極強,死亡率高,“城城”“大寶”兩只大熊貓已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昨日下午,搶救中心的新消息傳來,2014年12月27日確診為患犬瘟熱的大熊貓“鳳鳳”,在今年1月1日發現其鼻鏡(動物鼻子前端黑色部分,分泌液體)發干,嘔吐,2日上午開始出現神經癥狀。
此前,參與救治大熊貓的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金藝鵬介紹,犬瘟熱病毒最早是從犬身上分離出來的,屬于麻疹病毒的一種,主要在家養動物中廣泛傳播,傳染性極強,死亡率高達80%以上。動物患犬瘟熱疾病初期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肺炎等呼吸道癥狀;然后出現消化道癥狀;最后表現為神經癥狀,如果患病動物出現神經癥狀,說明已經到后期,救治的成功率甚至不超過5%。
“鳳鳳”剛進入“青春期”
目前,專家在對“鳳鳳”進行原有治療的基礎上,緊急開展了抗抽搐和抗病毒治療,并根據每日血尿化驗結果,調整治療方案。但從近幾天的化驗結果來看,其肝腎心肺功能損傷嚴重,病情仍不容樂觀,目前,搶救人員仍在按專家組的意見繼續全力加強防控和治療工作。
截至目前,搶救中心圈養大熊貓犬瘟熱疫病共確診4例:8歲的“城城”(2014年12月9日死亡),8歲的“大寶”(2015年1月4日死亡),5歲的“鳳鳳”和14歲的“珠珠”。
據了解,一般圈養大熊貓壽命為30歲上下,5歲的“鳳鳳”剛剛進入“青春期”,是目前四只確診大熊貓中最年輕的“小姑娘”。
目前疑似患病的大熊貓仍為4例,正在接受隔離治療。其余健康大熊貓已被轉移到我省的漢中、安康、商洛等地的自然保護區,目前狀況良好。
出現此疫病前,搶救中心有大熊貓25只,為全球第三大人工種群。
四只感染犬瘟熱的大熊貓檔案
城城 雌性 8歲(已死亡)
2007年12月12日,周至老縣城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巡護時發現了“城城”,當時它才1歲多。當年12月13日,“城城”被送到搶救中心,經獸醫檢查,發現它右上眼眶、右后肢等多處有傷,其中,左后肢大腿股骨骨折。在進行了股骨復位手術后,“城城”一直留在搶救中心生活。
2014年12月6日,“城城”首個發病并確診為犬瘟熱,12月9日下午1時50分不幸死亡。
大寶 雌性 8歲(已死亡)
“大寶”是2007年從野外搶救回中心的,估計生于2006年,無繁育史。
2014年12月24日,“大寶”出現類似城城的癥狀,發病時強烈抽搐,搶救中心立即采取隔離治療,25日下午檢測為犬瘟熱陽性。2015年1月4日下午1時左右,因肺水腫及心力衰竭死亡。
鳳鳳 雌性 5歲(病危)
“鳳鳳”是搶救中心2003年出生的自主繁育的第一只大熊貓“陽陽”的后代,2009年,第一次當媽媽的“陽陽”順利生下了一對“龍鳳胎”——“龍龍”和“鳳鳳”兄妹。
2014年12月27日,“鳳鳳”被確診患犬瘟熱,目前情況危急,正隔離治療。
珠珠 雌性 14歲(感染)
“珠珠”出生于2000年8月7日,她的母親是成功產下6胎的英雄大熊貓母親“白雪”。2008年7月27日,“珠珠”經過人工授精,順利產下雄性大熊貓“秦川”。2009年9月4日,“珠珠”再次經過人工繁育,產下206克的女兒“小胖妞”,2013年9月27日“珠珠”第三次當媽媽,生下一只雌性寶寶。
2014年12月30日,“珠珠”被確診為犬瘟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