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一張500歐元的紙幣能夠獲利多少?經過他計算,印刷一張這樣的鈔票能夠獲利60000%,因此他評論稱,印鈔是利潤最高的生意。
印鈔的利潤雖然很高,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隨便印制。你要有鑄幣權才行,可是古往今來鑄幣權一般都掌握在各個國家手中。因為鑄幣權涉及到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的穩定,所以世界各國一般都會絕對壟斷鑄幣權,并立法打擊私自造幣或者印制假幣的行為。而通過鑄幣權印刷紙幣獲得的利潤又可以稱為“鑄幣稅”,這個稅沒有人能夠逃的掉。
1、中國古代已開始征收鑄幣稅!
中國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又稱作“官交子”,這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這是中華文明現金和發達的體現,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驕傲。
可是被認為中國300年間最聰明的人王夫子在其著作《宋論》中,對于紙幣卻做出以下評論:“大弊政以病民者二百年”的事。王夫子之所以會這樣認為,原因是古代中央政府一旦缺錢就開始任意超發貨幣,大量征收鑄幣稅。
其實征收鑄幣稅在進入紙幣時代就以前已經存在。比如,三國時孫吳為了籌集資金發過以一當千的大錢,南朝梁武帝建造佛像用銅過多導致后來用鐵鑄錢,清朝咸豐年間也發過以一當百的銅錢。自漢朝政府獲得了唯一鑄幣權之后,要想中央政府在缺錢時不超發貨幣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2、只要有鑄幣權 政府就可以生存下去!
其實外國政府也會這樣干,尤其在戰爭爆發,軍費開支大增的時候,政府直接征收新稅或者提高稅率會激化國內矛盾,超發貨幣,征收隱性的鑄幣稅受到許多政府首選。這也就是為什么戰爭一旦爆發之后,常常會有通貨膨脹相伴隨的原因之一。
對此,凱恩斯(Keynes)在1924年評論稱,“在別無他法時,一個政府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超發貨幣)生存下去。”
3、誰掌握鑄幣權 誰就掌握了世界!
人類的最近的5個世紀,隨著全球化的加深,鑄幣權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在世界上的爭奪對象。對于全球的鑄幣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這樣評論:“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鑄造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經過2次工業革命和2次世界大戰,黃金作為流通貨幣的歷史結束,美元變成了各國貨幣交易的媒介,成為了超級貨幣,或者叫做國際儲備貨幣,從而美元享有了基于世界貿易的國際鑄幣稅。國際鑄幣權是以國際貿易為存在的基礎,以外匯儲備為體現形式的。掌握國際鑄幣權的國家就可以通過超發鈔票向世界各國家征收鑄幣稅。
4、美元歐元掌握著世界85%的鑄幣權!
現如今美元并沒有完全獨吞世界范圍內的鑄幣稅,而是與幾個國家的貨幣分食,只是美元占的比重比較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14年一季度世界已分配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60.9%;歐元占比24.5%;日元占比4.0%;英鎊占比3.9%;加元占比1.9%;澳元占比1.7%;瑞郎占比0.3%,其他貨幣占比2.8%,這基本上就是各國鑄幣權的比例。
2008年之后,美國推行了4輪QE刺激經濟,將3萬多億美元注入資本市場。美聯儲在推行QE3的時候每個月要印鈔850億美元去買美國國債。歐央行也不甘示弱,不僅大量購買債券,還把存款利率將到-0.3%;瑞士利率目前為-0.75%;日本央行在上周也把利率降至-0.1%。這些央行都打著刺激經濟的旗號,進行超發貨幣,在國內和國際上同時增收鑄幣稅。
如果你足夠細心,或許已經發現了,當今世界的鑄幣權幾乎都掌握在G7(包括美、日、英、法、德、意、加拿大)成員國手中。
根據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可得到的最新數據,中國66.7%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在的;20%的外匯儲備以歐元的形式存在,日元和英鎊各占5%。由此可見,中國外匯儲備雖有3萬多億美元,但是不掌握鑄幣權,我們很難保護我們的外匯儲備不受它國的侵蝕和剝削。
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一狀況,但是阻力很大。今天關于鑄幣權和鑄幣稅我們先講到這里,我們將在下一期中進一步講述美國是怎樣一步步獲得全球鑄幣權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