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永康永大路的17層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有臺灣網友在網上檢索“維冠建設”后有驚人發現,在“智邦不動產”網頁討論區中,有網友寫道:“維冠建設是在蓋維冠金龍的時候倒閉的,維冠金龍不好。”對此發現其他網友相當憤怒,紛紛留言:“這棟能倒成這樣一定有問題”、“可惡枉顧人命的無良建商!!!”、“感覺這次人禍比天災嚴重一點,要把那些黑心建商嚴查到底,不然社會成本太大了。”
蒙頂山景區文物古跡嚴重損毀
地震后損毀的古跡
4月21日消息,蒙頂山景區內房屋建筑、文物古跡、游道等受重創。核心景區陰陽石麒麟牌坊、陰陽石麒麟、甘露井護墻倒塌,欄桿損壞;皇茶園圍欄、玉女像倒塌;紅軍紀念館墻體脫落,屋面受損,部分文物受損;盤龍亭、八仙宮、天仙池、遠望亭、禪惠廟倒塌。
地震發生后,蒙頂山景區疏散游客3000余人,無游客傷亡,無一游客滯留。地震發生時,滎經縣牛背山景區約有250名游客。地震發生后有150人已自行離去,尚有100名左右游客滯留山上。滎經縣已派人疏通道路,并安排越野車前往山上救援。目前,滯留游客安全。
五年前汶川地震中受損的名勝古跡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傳說中的大禹故里,李白、武則天、蘇軾等皆出自四川。但在汶川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諸多沉積千年的人文歷史古跡遭遇了一場大劫難,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筑群、理縣桃坪羌寨、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蘇祠、丹巴古碉群、江油李白故居、朱德故居、峨眉山古建筑群、郭沫若故居、南龕摩崖造像、白鹿上書院、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等名勝古跡全都傷痕累累……
據悉,四川省128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79處受到破壞,個別保護單位全面坍塌;16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二王廟和伏龍觀兩處古建筑群損毀嚴重;李白、陳毅等故居亦面目全非。所幸的是,三星堆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受損程度較輕。據有關文物專家稱:這次汶川大地震,是建國后對文物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天災。
都江堰二王廟
著名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景區中的二王廟位于城西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前臨都江堰,是紀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二王廟古名“崇德廟”,建于公元494—498年,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占地約5萬余平方米,主建筑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院,東院為園林區,西院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筑,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筑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境幽美。
而這次汶川大地震對都江堰市二王廟古建筑群無疑是一場浩劫。在這次地震中,二王廟片區山體滑坡,秦堰樓下沉,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三官殿、觀瀾亭等建筑和圍墻全部垮塌。特別是秦堰樓地基嚴重下沉,殘垣斷壁向水利大壩傾斜,破碎的瓦片、斷裂的木塊橫七豎八地躺在山坡上。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損毀最為嚴重,而書著“二王廟”三個大字的照壁,完全被毀,瓦礫、磚塊、木塊,目光所及,一片廢墟……萬幸的是,建于兩千年前的都江堰幾大主要水利工程組成部分挺了過來,這被許多考古專家視為奇跡。目前都江堰的主要組成——魚嘴、寶瓶口、飛沙基本無恙,只有魚嘴出現了裂縫。
江油李白故居
李白故居坐落在江油市青蓮鎮。古書上說“涪江中瀉而左旋,盤江迂回而右抱”,說的就是青蓮。在唐代,這里不叫青蓮,而是稱清廉鄉,因盤江古名廉水,涪江稱清溪,清廉鄉就因這清、廉二水而得名。李白自稱“青蓮居士”,是有意與故鄉之名諧音,以表達思鄉之情。李白故居——隴西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典雅的門樓、平展的青石板地面、繁茂的花木、雕花的窗欞等,將庭院襯托得莊嚴、肅穆和大氣。公元701年,李白就誕生于這座庭院,并成長于這座庭院。在長達1300多年的歷史中,隴西院幾經毀損,幾經重建,才得以留存下來。隴西院內的建筑由隴風堂、序倫堂和李白舊宅組成。正面高臺上是李白離故鄉的塑像,極目遠眺,風流倜儻。沿著寬大的青石臺階而上是隴風堂,殿宇高敞,古樸典雅。隴風堂為李白家祠,而今已成為天下李姓后裔尋根祭祖和游覽的重要場所。東邊為新建的序倫堂。西邊的小四合院是李白真正的故居,青瓦粉墻,青石鋪地,質樸典雅。院分門廳、天井、堂屋、廂房幾個部分。門廳內懸掛著14幅木刻線雕畫,形象地講述了李白不平凡的一生。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江油李白故居景區全部房屋拉裂,主體部分建筑垮塌。在第二次發生6.0級余震后,又造成清代建筑絕大部分倒塌,最重要文物隴西院照壁,粉竹樓照壁,太白祠偏殿全部垮塌。從唐朝一直保留下來的李白幼時居所的立有“隴西院”三個大字的山門,在地震中幾乎完全垮塌,只剩兩側殘墻搖搖欲墜。李白舊宅屋脊部分損壞,屋面、內墻布滿裂縫;序倫堂、隴風堂屋脊垮塌嚴重。李白的臥室和書房也千瘡百孔,房子的瓦頂上震出了很多洞,像篩子一般。地震造成整個景區損失千萬元以上。
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宇。成都(微博)武侯祠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古跡,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廟及惠陵組成,公元223年開始修建劉備陵寢。上千年來幾經損毀,屢有變遷。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筑系1672年清朝康熙年間重建。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占地14萬平方米,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武侯祠屋脊部分斷裂;屋面小青瓦滑落、透亮;檐口脫落;墻體、惠陵墓碑、卷拱開裂;香爐、展品已移位;木構架脫榫、拉裂;脊飾脫落;墻面剝落。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