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6年茶產業的調整期將會延續
也有人說2016茶葉市場將會逐漸回暖
還有人說不管市場好與不好!“我做我的”,其它的我管不著!
確實2016年是一個很難給它定義的一年,或好或壞,或高或低;或明或暗,都不好說……
正因不好說,或許才是最難的!
我們確實難以想象2016年茶葉市場依然面臨著重重考驗。但不管怎么說,路還是要走的,不能停止不前吧!或好或壞……
過去的2015年,我們看到了普洱茶行業的不景氣,也看到了市場經濟下的一種無奈,乃至許多人尋求突破口的手段。但不管怎么說都離不開“低迷”一詞,這一詞十足的貫穿了行業整整一年半,其偏向性很重,針對性強,很有話題性,所以對于大多數商家而言,要么繼續堅持,要么關店歇業,其想法很簡單,行動也甚為果斷。但是2016年,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定義它,至少現在是沒有的,即便是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一些小見解,也是不足以準確形容和定位,就像小風浪,難以在海洋里引起魚群大規模遷徙一樣,除非是洋流運動或是遇驚濤駭浪。
據中國流通協會出的一篇報道看來,茶葉的消費情況普遍的偏向東南沿海地方,這些地方經濟水水平相對較高,不管是從人文、歷史、還是地理方面來說,都遠優于內陸地區。即便是像北上廣一線城市,從近期的銷售數據來看,一月份的銷售占比只略比2015年12月份大1%—3%,相較于近4個月來說也只是在緩慢的上升,其幅度不算很大。相反的,福建、海南、香港和澳門等地的熱度和需求卻在增加,而“兩廣”這樣的茶葉銷售大省,還處在不瘟不火,甚至是反降不升的狀態。
如此反常態,怎樣準確定義這個茶葉市場、產業狀態,或者是形容它?成為了難題,這也戳中了許多人的難點和痛點。俗話說,人有時候最怕的不是在兩端,而是在中間,茶企茶商也是如此。在中間不容易看清局勢,所以往往糾結不敢下手,總是在等待機會,總是在觀望時局。而在兩端呢無非兩種情況:“非生即死”。先不管結果如何,至少干了這件事情,所以就算是敗了也沒有什么好后悔的。
然而接下來的2016年可能有很多企業不敢干了,因為他們心里面也在打鼓,這行業接下來是好還是壞?而有的企業,不管是好是壞,已經準備發力2016了。在這些茶企看來,“不是坐等時局,而是創造自己的路子,只有路子對了其它能更好”,因此,2015年的基礎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發力的正是接下來的2016。2015年我曾在《普洱茶行業機會才剛剛開始(四)》文中說得很清楚:“決勝在現在而不是未來,未來能不能贏就看現在能做出多大的轉變,準備得有多充分!”,所以,行業機會從那時就開始了,到了今年,不管行業會不會持續低迷,但這些茶業勢必要發力了。
之所以仍很難給2016年的茶市下定義!是因為整個行業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不會偏向一邊發展,好比梅花樁上的練功者,若基本功夠扎實,不偏也不會掉下來,就算換成腳下千刀,也會步履輕盈,踏刀而來。或許這正是2016年茶行業之所向!更多行業資訊請查閱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