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收購1號店,對現有電商,以及整個零售市場的競爭格局再次帶來沖擊。
在阿里豪擲282億元成為蘇寧最大股東后,京東就一直面對天貓/淘寶+蘇寧的全方位狙擊,甚至傳統強勢的3C品類也面臨巨大壓力。
張毅認為,京東選擇在此時收購1號店,意圖十分明顯。“京東的目的就是組團收地盤,打到阿里城墻下,占領上海和華東市場。另一方面,則是獲取傳統零售老大沃爾瑪的線下支撐,抵抗天貓+蘇寧聯合體。”
電商尤其是B2C競爭格局更加往金字塔尖發展,“雙巨頭”競爭格局將日趨明顯。“B2C行業一直虧損厲害,此次并購讓阿里和京東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其他全國性綜合性B2C平臺幾乎失去了生存的可能”。
“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這樣的海外購平臺,將會是這次京東牽手沃爾瑪最直接的‘受害者’。”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跨境電商業內人士表示,沃爾瑪作為全球零售規模化經濟領域巨頭,牽手京東這個在互聯網領域規模化經濟領域的代表,兩者的合作將會對規模化經濟帶來重新的定義。“沃爾瑪擁有全球最優質的剛需產品供應鏈實力,而京東在國內互聯網領域擁有數一數二的流量資源和成熟高效的執行團隊,在某些剛需品類上,供應鏈實力+流量資源+高效團隊所帶來的‘規模化’效應將會為同行帶來巨大沖擊”。
該人士舉例稱,如今國內的不少跨境電商平臺都依靠諸如奶粉尿片這樣的剛需標品的價格補貼來來獲取用戶。一旦沃爾瑪和京東通過規模化的手段將類似剛需標品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最低價格時,其他跨境電商平臺幾乎就會喪失競爭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靈核網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6.2萬億元,其中阿里全年成交總額實現3萬億元,占全國體量的18%,京東以5000億元的成績,分得3%的市場份額。電商行業的這兩大巨頭領跑的格局早已顯現,而今更是難以撼動,讓后面的對手望塵莫及。
不過,電商行業的新生力量依然在蓬勃發展,唯品會、聚美優品、當當網等公司的發展勢頭強勁,這證明了聚焦細分領域,小而美的發展模式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