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意義與目標
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意義。后勤保障社會化,是軍隊直接與地方打交道,經濟關系比較復雜。加強后勤保障社會化過程中的財務監控,就是要在充分把握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的受益原則的基礎上,對財經活動進行監督與控制,從而建立良好的財經秩序,促進后勤保障社會化不斷深入發展。
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目標:通過建立財務監控機制,使我軍后勤社會化保障形成制度體系完善、財經秩序良好、經濟活動規范、財務信息真實的良好局面,從而實現軍隊后勤社會化保障體制運行順暢、安全、高效。
二、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主要內容
監控資金的運行過程。對資金運行過程的監控,目的在于確保軍隊資金的安全。隨著社會化保障的不斷開展,在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時,必然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只有對資金來源、去向和結算過程進行全過程監控,才能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和任務的完成。
監控經費的投向投量。對經費投向投量的監控,目的在于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經費的投向投量反映改革決策者的決心和意圖,加強這方面的財務監控,就是通過經濟手段,使工作中的各項決策始終符合軍委、總部的意圖,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避免決策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經濟損失。
監控合同的簽訂。對簽訂經濟合同的監控,目的在于確保軍隊資產的保全。在對一些經濟實體和職工進行外部托管和整體移交的過程中,合同是惟一的法律憑證,它反映了合約雙方的經濟利益和法律關系。
三、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實現途徑
建立與地方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后勤保障社會化是由政府部門主導、軍隊組織實施、社會力量參與、市場機制運作的改革,在這種形勢下,軍隊各級財務部門應當結合業務實際,根據本單位開展社會化保障的具體項目和特點,加強與地方有關部門的協調和溝通,以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從而,使部隊保障職能發揮更大的效力。
實行責任制。這是提高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質量的重要保證。具體包括實行財務監控領導責任制,實行財務監控崗位責任制,實行財務監控分級責任制。
實行財務監控領導責任制,就是規定各級部隊的主官應該對本單位的后勤保障社會化的財務監控活動負有主要責任,在設計領導的具體責任時應當包括:組織本單位財務人員貫徹執行國家和軍隊在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工作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審定和批準本單位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具體措施,批準參與社會化保障的有關單位的財務計劃、成本計劃和收支計劃,并負責指揮與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確定社會化保障單位財務管理機構的設置;保障本單位財務部門人員行使財務監控的職權。通過明確各級領導的責任,起到順利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嚴格財經紀律、防范和制止違法違紀行為的作用。
實行財務監控崗位責任制。就是針對軍隊財務機構的崗位分工,建立會計、出納、工薪和保險等崗位對本單位后勤社會化保障的財務監控負有責任的制度。通過堅持崗位責任制,達到發揮人員優長、細化監督責任的目的。
實行財務監控分級責任制。就是要嚴格按照職責,劃分各級財務部門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責任,堅持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管理模式。通過分級負責,實現財務系統自上而下的內部制衡,形成科學有效的財務監控體系,從而,使有限的資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最大的保障效力。
制定量化標準。后勤保障社會化財務監控的量化管理,就是運用數學方法對社會化保障中的資金投人、產出效益進行研究,使財務管理手段趨于精細化、科學化、高效化,以便進行財務監控成果績效評價和項目決策的基本方法。通過各項指標的監控,有助于量化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為解決問題提供理論指導。例如:軍隊是非盈利性的經濟組織的特點,決定了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的財務效益分析應當以衡量社會效益為主,以評價經濟效益為輔,把能否保障基層官兵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達到官兵滿意作為指標;能否減輕部隊后勤保障負擔,提高軍隊建設質量作為指標;能否解決部隊冗員問題,促進減員增效作為指標;能否落實職工社會保險待遇,實現人員分流作為指標;能否減少費用開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作為指標,對實施社會化保障后可能帶來的軍事效益進行量化分析,為提供正確、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此外,還可以對成本費用、成本效益、效益成本等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為社會化保障過程中的財務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嚴格操作規程。一方面,按照資金運動流程確定財務監控規程。比如:對于生活保障社會化的財務監控,可以按資金劃撥監控—物資采購監控—物資庫存監控—物資領用監控—成本收益監控的程序進行;對于職工保險社會保障,可以按職工工資發放監控—保險費收繳監控—保險賬戶計入監控—保險金給付監控的程序進行。另一方面,按照具體業務流程確定財務監控規程。比如:在對社會化保障項目實施的初期論證中,加強對預期成本與收益、機會成本與收益的分析與測算,實現對其業務流程的計劃監控;在對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業務性質設定相應的經濟指標,實現對其業務流程的指標監控;在工作周期如年度或合同期結束,加強對各項具體業務目標的考核,實現對其業務流程的目標監控。從而實現對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革的全過程、全方位的財務監控,使部隊受益原則得以維護,改革目標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