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錢越多,就對社會貢獻越大,前提是符合道德,遵守法律。
商品的交換,只有是不等價的,并且是高于成本價,才會賺錢,因為人總是,想高于自己的成本出售產品或服務。
人們買賣產品,誰也不想等價交換。買家總想花少錢,多辦事。賣家總想賣出高于成本的價格出售,利潤越多越好。
買東西,其實也是賺錢,因為你付出的價格,要遠遠低于自己造,那種東西的成本,所以賺了錢。比如電視,買我的只花1500元,而自己造,卻要花幾百萬,也造不出來。而生產、銷售電視的,由于批量生產,成本遠遠低于1500元,于是賣電視也賺了錢。
錢越花越多,就是這個道理,市場經濟就是交換,把自己成本高的東西,花錢來買,省了時間和金錢,才有精力,把自己成本低的東西,賣給別人賺錢。
把自己的長處做大做強,就行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不要多元化發展,因為錢是賺不完的。看什么賺錢,就做什么,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不好,做不精,成本就高,就不會賺錢,俗話說,內行賺外行的錢,就是這個道理。
商人能賺到錢,是因為給別人提供了更多的產品或服務,給別人創造了價值,讓別人沾了便宜,讓別人省了錢,別人才會花錢買,而不是自己造。因為每個人購買商品,都會盡量找又便宜,又好的東西,如果你能賣給他們的東西,比別人便宜又好,他如果需要,正好知道你,就有可能購買,這樣,你就會賺到錢,如果你的成本高,賣的東西,是別人不需要的產品,或是東西不稀缺,自己就會賠錢,是市場對你的懲罰。
如果賺錢了,說明你提供別人的產品,是別人需要的,能給別人創造價值的,所以賺錢越多,對社會貢獻越大。
我賣的組裝筆記本電腦、電視,是別人需要的,因為我在家里賣,成本低,同樣質量的產品,價格只有品牌機的一半,所以我會賺到錢。我給客戶省了錢,別人也愿意買我的產品,我才能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