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消息,為貫徹落實《旅游法》,營造良好的旅游價格環境,降低群眾旅游成本,近期,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部署,在國慶節期間推動全國約1400家景區實行門票價格優惠,平均優惠幅度約20%。
聽到這個全國景區門票國慶期間大優惠的消息,我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大快人心,誰不喜歡優惠的東西?而且節假日很多人都正好有時間想去出行游完,國家如此貼心的趁機降低大家游山玩水的成本,大家自然拍手稱快,感謝政府。這也是政府特別喜歡推行此類所謂民心工程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為國家發改委的這一惠民行為拍手鼓掌。長期以來旅游景區市場化導致的“門票經濟”盛行,門票價格越來越高,游客的挨宰心理也就愈來愈強烈,一旦“到此一游”的心愿完成,再一刻也不愿意多停留,迅速走人。長此以往,景區以及景區所在的城市,往往很難真正留得住游客,游客停留時間過短,旅游業的輻射效應就得不到發揮,換句話說社會服務業得不到長足發展,反過來使得地方更加依賴門票收入,從而步入惡性循環。目前趁國慶節,發改委推動1400家景區門票集體優惠,雖然有點姍姍來遲,但西方諺語有云:(遲到總比不做好)。這樣的集體優惠雖然不能徹底解決“門票經濟”下景區價格貴的問題,但總是說明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正在試著去解決,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拍手鼓掌。
然而,從具體的執行層面來看,拍完掌之后我還想拍點磚。拍磚并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優惠,優惠誰都喜歡,免費更好。只是有時候優惠乃至免費的東西是最昂貴的。財經作家高承遠相信沒有人會忘記去年國慶節的時候國家推出了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政策,政策一出全民歡喜,可是國慶第一天全國人民都飽受了“免費的昂貴和痛苦”。北京多條高速公路事故擁堵、廣州深圳上海高速公路寸步難行、還有全國一些大中型城市車輛都在高速路上“龜速爬行”…本來節慶期間屬于出行高峰期,加之免費門票這樣的價格機制引導,景區以及相關部門對于交通、消防和服務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預案,這都是一個問號。如果沒有一整套完備的應對體系,免費的高速公路把大家都堵在路上,打折的門票讓景區超負荷運行,更加人山人海服務質量降低,這恐怕是政策制定者和普通老百姓都不愿意看到的。
1400家景區集體優惠自然是好事,但是如何把好事做好,就不光要有一顆做好事的心,更需要一個把好事落地執行好的制度和配套系統。拍手鼓掌是因為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已經有了一顆做好事的心,拍磚并不是不贊同,而是給有關部門提個醒,將相關的配套制度完善,真正的把好事做好。希望今年國慶免費的門票能夠給更多的人減負而不是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