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12月,國家正式開放網上藥店經營資質申請起,至今日,據數據顯示,在中國,已有超過100家擁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和《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雙證”的網上藥店經營商。對行業電商而言,這一經營數量顯然早就達到了市場飽和,依據過往行業電商的發展歷程分析,競爭不可避免,而剩下的網上藥店經營商將重新構建市場品牌格局。
網上藥店銷售依賴第三方
叁零網絡推廣策劃機構羅天成認為,網上藥店按照直接經營方來劃分,目前主要分為三大類型:第一是藥品品牌商直接進軍電商渠道,通過自建電商平臺或第三方平臺開店、網上分銷合作構建銷售模式,如淘寶內醫藥館中的藥品品牌廠商;第二是傳統的線下藥店連鎖經營商的線上渠道擴展,如七樂康、康愛多、健一藥業等;第三是原有的電商品牌平臺通過合作或收購/兼并方式,在原有的電商平臺上增設網上藥店服務內容,如一號店網上藥店,以及曾試圖控股九州藥房,以增設網上藥店服務的京東商城。
從網上藥店的銷售額奉獻度來分析,我們發現,第三方平臺依靠龐大的日流量與消費群優勢,依舊是網上藥店經營商主要的業績奉獻渠道。這之前,盡管一些擁有獨立電商平臺的網上藥店經營者宣稱月銷售額過幾千萬,盈利完全不是問題,但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這種說法是模糊了銷售渠道,其實多數都是通過第三方平臺所創造出來的業績,而非自主經營平臺。
羅天成認為,網上藥店在經歷了早期的規模爆發之后,將面臨著下一輪激烈競爭的洗牌行為。這之前,誰能在品牌策略、產品策略、渠道模式、營銷模式四個層面突圍而出,也就意味著將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具備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不可忽視的品牌戰略
品牌戰略無論是在線下還是線上經營都至關重要,其對于企業競爭與發展的重要價值與作用,已是公認事實。就目前的網上藥店品牌策略來看,不少網上藥店經營商具備對品牌作用力的認同,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缺乏品牌理論指導,在品牌定位與形象識別未做規劃之前,就大力投入費用進行品牌知名度的推廣。
羅天成認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品牌策劃行為。這種方式沿用了中國一貫的先銷量后品牌的做法,前期品牌投入基本上只對銷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卻無法形成品牌積累與沉淀,換句話說,事倍功半。
比如中聯大藥房網上藥店,其提出的“中聯大藥房網上藥店”,從品牌角度來看,僅僅是一種品牌名稱的背書行為,或者稱之為“母品牌擔保品牌名稱法則”,并不是一種品牌定位。
我們以洗發水品牌海飛絲為例來解釋。海飛絲的品牌定位是“專業去頭屑”,其包裝標示或廣告傳播,可以出現“寶潔公司”字樣,以通過寶潔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為海飛絲品牌名稱做聲譽擔保,但對消費者或者海飛絲而言,如果沒有“專業去頭屑”這個品牌定位的細分形象出現,僅僅通過品牌標識進行傳播,則無法在差異化市場中形成競爭力,也無法在消費群中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同樣,鴻道的王老吉(現在的加多寶)如果沒有“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形象與傳播形象,我想,其銷量也不至于高速增長。
品牌定位與傳播,是先后秩序,定位用于競爭中樹立差異化形象,通過搶占消費者心智,獲得細分市場的領導者身份,在紅海市場中,定位是一個必須的經營戰略工具。歷數眾多的網上藥店,真正為自身進行精確地品牌定位,并進行完整包裝與傳播的,幾乎沒有。
羅天成認為,定位行為是一種舍得行為,即舍棄大而全的一攬子消費宣傳,針對消費群某類心智需求而進行分析與推廣滿足。網上藥店正處在紅海之中,誰能在這其中率先搶占進行定位,并圍繞此進行傳播與推廣,誰亦將在競爭中建立起了一道堅固的堡壘。
當然,品牌定位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以競爭、消費購買心理、自身優勢等方面結合的定位僅僅是其中一種方式,其他方式我們也不必長篇累牘。而對于品牌戰略,品牌的定位與傳播也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品牌核心價值的提煉與塑造,品牌傳播及行為管理,一切都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筆者《網上藥店一片紅海,不快即淘汰》一文中也曾提出過具體的定位形象)。
構建消費心理導向的產品策略
網上藥店目前的產品服務,照搬了線下的實體店服務內容,這種模式必然導致網上藥店產品差異化程度較低,同質化競爭嚴重。國內網上藥店除健一網增設了家居百貨之外,其他網上藥店產品服務基本上大同小異。這種模式下的產品差異化,主要表現在藥品品牌商的不同與產品線豐富程度。
相對比而言,國外的網上藥店產品服務范圍就比較廣泛,不僅提供非處方藥,甚至還包括圖書產品及數碼照片沖印服務。當然我們也不必要照搬國外的模式。羅天成認為,網上藥店是一個以網民體驗為核心進行構建的平臺,因此,要塑造產品差異化競爭力,除上面提及的藥品供應品牌不同、產品線豐富程度之外,還需要科學規劃產品類目及建立以消費心理為導向的關聯性產品服務策略,最終形成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渠道層面,全網鋪設之外,更關鍵的是鞏固第三方銷售渠道,扶持與發展獨立電商平臺,并階段性的調整人力物力投入的側重點。其次,從營銷層面來看,會員的發展與管理,也是網上藥店目前所亟需加強的,而對于營銷推廣,手段要與時俱進,組合策略進行。
網上藥店品牌格局正逐漸形成
網上藥店從政策放開、市場接受到高速發展,已走過了7個年頭,據統計,在我國,每年都有幾十家網上藥店經營商進入這一市場。
如果我們單純從傳統競爭角度來分析,如此之多的網上藥店經營數量,早就應該通過市場化的激烈競爭形成少數品牌壟斷格局。但從表面看,傳統競爭規則似乎在這里失效了。
其實則不然,因為電商平臺建設費用相對實體店成本較低,加之不少網上藥店基于競爭或自身發展策略原因,并沒有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推廣,不少獨立藥店電商并無多少銷量,而一些具備電商運作經驗及對電商高度重視的經營商正通過自身的規劃能力,在眾多網上藥店經營平臺中脫穎而出,逐漸具備一定的消費認可、用戶黏性與知名度,網上藥店的品牌市場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筆者認為,未來的2-3年中,網上藥店市場格局將顯現,但如上文所分析,網上藥店的經營數量并不會大規模減少,而是緩慢增長,品牌市場的判斷方式將以市場份額與銷售額、知名度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