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13日,這個時間可謂熱點不斷,“雙11”“光棍節”成為網絡購物的狂歡節,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閉幕,各界也都在解讀改革政策背后的深層次含義。相比之下,第五屆中國創業大會的如期舉辦,既幸運又及時。
11月中旬的北京,寒風瑟瑟,然而,在北京會議中心的會場內,卻是人聲鼎沸。各路投資者、創業者、加盟商、企業界的近千人匯聚在這里,推薦創業項目,發掘創業機會,探討創業心得,主辦方也希望為投資者、創業者和好的投資項目之間搭建起一個溝通的橋梁,以最低的成本促成合作。
源于“危機”
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的挫傷,整個世界經濟都處在低谷。國內的經濟也受到波及,4萬億元的刺激,只是短期穩定住經濟。但是經濟轉型期的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并不可能根本性的解決,經濟低迷導致的就業問題尤其迫切。
為了契合國務院有關“促進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號召,促進國際國內創業家聯合創業,為創業者打造一個創業平臺,由中國創業促進會、《中國經營報》、當代商報社、《時代周報》、晨訊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國自主創業大會應勢而生。
第一屆中國自主創業大會初辦時就邀請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任玉嶺、全國工商聯第十屆執委會副主席宋北杉、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等眾多國家政要、企業領袖、創業精英參加這屆大會,共討創業之路。
2010年,由中國創業促進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自主創業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大會以助推公益活動為宗旨和目的,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注全民創業,樹立創業標桿、推動全民創業;2011年,為在新環境和新政策之下給予創業者最得力的引導、扶持、援助,讓他們更好地投身創業洪流并推動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第三屆中國自主創業大會攜手《中國經營報》,重新點燃千萬創業者的夢想和激情。2012年,第四屆中國自主創業大會的主題是“低成本創業——呼吁新商業文明的回歸”。
晨訊傳媒集團媒體事業部總經理胡軍告訴記者,自2009年中國自主創業大會推出以來,受到了政府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傳播創業精神,關注青年創業和弱勢人群創業,以創業拉動就業。4年來,“金犁獎”為社會推出了近150位卓越創業領袖,300多位優秀創業明星,160多家標桿企業,著名企業家李嘉誠、馬云、柳傳志等先后榮獲該獎項,極大的促進了中國自主創業的發展和標桿的力量。
推動低成本創業
作為一家有著27年歷史的企業,隆力奇的發展走過了兩個階段,前24年都在傳統渠道拓展,主要是批發渠道和零售終端。6年前,開始進入直銷通路,3年前拿到直銷牌照。此后,直銷隊伍不斷壯大,為眾多直銷人員創造了低成本創業的機會。
作為第三次參加中國自主創業大會的企業,隆力奇副總邱總認為,大會倡導的“低成本創業”的宗旨與隆力奇的直銷戰略很吻合,因此,每次參加中國自主創業大會都獲得不錯的效果,一方面借助這個平臺傳播了隆力奇的直銷業務模式,一方面,也吸引了眾多的創業者前來咨詢和合作。
2013年,大學生就業的供需矛盾進一步升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顯得很迫切。所以,本屆中國自主創業大會以“自主創業:中國經濟二次騰飛的機會”為主題,也是希望在微觀領域,以務實的態度,為創業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紛紛把目標轉向直銷市場,卻苦于找不到打進直銷市場的正確門路。如何讓你的產品順利進入直銷渠道,進入直銷市場需要規避哪些風險,如何推動重塑渠道成長力,在這屆自主創業大會上,企業界和投資者都會從中找到答案。
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度中國好項目”活動,通過征選、評選、推介等系列活動,為創業項目引進資金、人才的對接,從而發揮資本對實業的裂變作用。胡軍認為引入“2013年度中國好項目”活動,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推廣創業項目、拓寬融資渠道,促進項目與資本有效對接。
此外,中國自主創業大會也在不斷的增加公益性,除了給大學生、退伍兵、殘疾人群體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還將特別的為貧困地區創業者提供具體的幫助計劃,讓他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獲得創業的機會,從而實現真正脫貧。
給好項目插上翅膀
作為職業的市場觀察者,《中國經營報》和析易國際商業模式研究院歷時一年時間,接觸了上千個項目,采訪報道了近百個有市場發展潛力的項目,并帶領幾百位項目投資者實地考察了十多個項目,最終,推出目前呈現出的15個2013年度中國好項目。這些項目的共同特點是誠信經營、具備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具有鮮明的創業性,符合此前我們制定的20個好項目細分標準。11月12日,這些好項目所在企業在北京會議中心獲頒2013年度中國好項目企業獎項。配合本次頒獎,我們刊發了此次專刊,并對其中優秀項目給予重點展示。
20項標準評價中國好項目
1. 創新性
2. 項目的未來發展性
3. 項目的風險控制性
4. 項目的盈利能力
5. 項目的邏輯合理性
6. 產品或服務的消費體驗性
7. 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
8. 對合作伙伴的依賴度
9. 與客戶溝通的性價比
10. 與客戶的溝通方式
11. 選擇的渠道與族群匹配度
12. 渠道建設的性價比
13. 客戶轉移成本
14. 關鍵資源及核心能力
15. 成本控制度
16. 業務增長性
17. 項目的收入模式
18. 項目的進入壁壘
19. 高管團隊的結構合理、穩定性及價值觀
20. 高管團隊最高領導的人脈關系、發展理念及戰略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