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
大學生就業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各界的越來越多的關注,大學生創業研究也逐步向縱向深度發展,這有力推動了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但在我國大學生創業仍處在摸索階段,研究發現這個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創業困境成為其中最大的研究課題。
想要保證高質量的創業,必須合理規避各種困境與危機,困境與危機處理不當,將導致創業的最終失敗。國內大學創業教育近幾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創業失敗的比重遠遠高于創業成功的比重,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更是遠低于美國等發達西方國家,我國大學創業比重僅占所有畢業生的2%,而這個比例在發達國家已經達到20%-30%,這說明,我國大學生創業仍面臨很多問題。只有針對困境因素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只有不斷改善創業環境,才能促進我國大學生創業蓬勃發展,最終實現 “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 大學生創業資料來源及樣本狀況
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情況,我們采用吉林大學2014屆本科畢業生為樣本,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于2013年10月至11月通過電子郵件發放1000份問卷,得到回復問卷493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416份,針對這416份有效問卷,利用spss軟件和excel軟件進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幾個調查結果:
從分析結果我們得出 :曾經有過創業欲望的大學生很多,占據調查對象的82.36%,但是正真實施創業活動的卻很少,只有2.87%,這說明在大學生創業的道路上仍存在很多阻礙因素,這很值得我們探究。
從下面的柱形圖可以看出:在大學生創業的諸多阻礙因素中,比較主要的幾個因素有缺乏啟動資金,相關政策不完善,創業風險大,經濟不景氣,其次沒有好的項目,沒有相關培訓機構等也占據一部分原因,這些都成為當代大學生創業的阻礙因素。
三 創業困境相關因素的具體分析
金融支持
大多數大學生在創業初都沒有什么積蓄,啟動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父母和親戚朋友的支持,但畢竟非常規渠道募集到的啟動資金很有限,遠遠不能夠滿足創業的需要,加上經融機構針對大學生推出的借貸業務少之又少,并沒有針對大學生這個群體給予相關優厚待遇,傳統的抵押貸款和擔保貸款對大學生的幫助很有限,這個群體普遍沒有房車等可夠抵押的資產,擔保對象也十分匱乏。其融資渠道的有限性嚴重削弱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情。
即使排除了上述啟動資金的困難,由于大學生本身缺乏創業經驗,對資金的預估能力很弱,經常出現在創業活動進行時資金短缺,甚至資金鏈斷流的狀況,這也使得很多剛起步的創業活動就此夭折。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對創業的影響很大,如果政策上對大學生創業有傾向,那么就會促進相關技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但根據我國目前的狀況看,針對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并不多,政府并沒有很明顯的大學生創業支持傾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學生創業的困難。
創業保險
從我們得出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大學生因為擔心失敗而最終放棄了創業的夢想,相關保險行業對大學生創業并沒有相應的保險項目,同樣的政府方面對大學生創業的保障也少之又少。一旦創業失敗就意味著一無所有,甚至可能欠下一筆巨額債款,這對什么資產都沒有的大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培訓機構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針對農民工創業,失業再就業等開辦的培訓機構,這些創業培訓機構針對其培訓主體的特征也呈現出其特有的性質,由于以農民工為培訓對象那個的主體普遍缺乏文化知識,創業領域也集中在服務業和制造業,且體力勞動傾向較為明顯,而大學生顯然并不適合這種培訓機構,他們更偏向于技術性強,高科技含量的創業領域,而目前我國的對口培訓機制并不完善,這也阻礙了一部分大學生創業的腳步。
創業項目
目前國內并沒有針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組織,大學生創業普遍是自己尋找創業機會,進行自主創業,沒有相關大型的創業團體,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學生和農民工不同,他們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有著更好的創業基礎,他們在創新能力和創業熱情方面擁有更強的可塑性,也更加適合高新領域的開創和研發,但是目前并沒有相應的針對大學生創業進行指導和幫助的組織或團體,大學生創業還沒有形成一種成熟的模式,仍處于一種散兵狀態,這既不利于激勵大學生創業,也浪費了資源,沒有做到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四 針對大學生創業困境因素應該采取的具體措施
加強相關金融行業的支持
大學生不同于其他社會群體,他們擁有更高的信譽,同時他們的還款潛力也是很高的,可適當放松貸款要求,或發展其他的貸款方式,雖然目前我國金融行業已經對大學生貸款有了部分優惠,但遠遠不能解決大多數人的資金問題,相關金融機構可與高校合作,以學校的高美譽度和信度為大學生爭取到更寬的融資渠道,使得大學生能夠順利籌集到創業資金,同時也可以拓展金融業務,是一個雙贏的決策。
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國政府已經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出了一些輔助性政策,例如首次創業零元注冊,職前培訓補貼,貸款貼息補貼,自經營之日起一年內免交個體經營登記注冊費等,但這些補貼和幫助金額較小,局限在稅收,人事性手續費用等創業后方面對籌集啟動資金的幫助非常有限,政府應該加大扶植力度,從不同方面給予大學生創業以實質性的幫助,廣泛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使得有創業夢想并擁有一定創業實力的大學生不應為自己的問題而止步不前,激勵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積極創業,是對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可以以創業拉動就業,加速經濟和快速發展,逐漸追上甚至超越發達國家。
創業項目選擇
創業項目的選擇是大學生自主創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還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是選擇目前發展成熟競爭激烈的行業,還是像新開發的領域進軍?相信這些問題困擾了很多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如果能夠理性認識分析自己具備的實際條件,并結合經濟特色與市場需求,是可以找到適合創業運作的項目。
正如一些專家所說,創業好比婚姻,沒有最好的項目,只有合適的項目。我們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決定項目選擇:
要適合自己。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大學生應盡量選擇與自己的專業、興趣、特長、專業相關聯的項目。
要盡量準確預測項目或產品市場前景。對于創業者來說要多考察當地市場。對所發展項目要有直觀的利潤。有些產品需求很大,但成本高、利潤低,全力投入最后還是以失敗收場的創業例子屢見不鮮。
要從實際出發,不貪大求全。瞄準某個項目時最好適量介入,以較少的投入了解市場,等看到良好前景時再大手筆投資。
要盡量選擇市場潛力較大的項目來發展。選擇項目不要隨波逐流,只挑一些目前最流行最賺錢的行業,而不考慮未來發展狀況是當代大學生最易犯的錯誤。作為一個成熟的創業者必須知道,那些行業往往市場已飽和,利潤空間很小,和新興行業的前景是無法抗衡的。
創業風險規避
大學生創業風險的降低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創業調研。很多大學生沒有清晰的創業目標,看見別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覺得市場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具有很大的跟風性,這樣的創業活動一般都不易成功。大學生針對創業項目要有一個深度調研,項目市場潛力,項目的社會關系等都應該有一個很好地把握,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創業技能。很多大學生聽到創業心血澎湃,認為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就一定能創業成功,可是在創業計劃轉換為實際操作時,才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大學生創業紙上談兵的情況太多,雖然他們有 很強的專業知識,但是缺乏實戰經驗,一定要多在企業實習磨練,參加相關的培訓,提高自身創業素養,據別一定的管理和營銷技能,這樣才能避免在實戰中手忙腳亂。
大學生創業成功不僅依賴于大學生自身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而且需要整個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我們應該在了解了大學生創業遇到的困境后,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從各個方面給予幫助,為當代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同時大學生自身要加強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爭取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