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幾個老板電話。
對方都號稱手里的產品千好萬好,但都面臨推廣困境,其實在我看來,說來說去4個問題:1、心態固執,要知道沒有市場就沒有存在價值;2、不懂傳播不講故事,好東西不吆喝不作秀也沒用;不借力取勢無價值體驗,孤芳自賞、獨善其身、自戀毫無意義;4、缺乏可感知利益點和產品組合策略。
有時想想,真是奇了怪了,許許多多的企業老板對市場、對營銷不熟悉、不了解就敢于擅自生產出一堆堆的五花八門的產品出來,并先入為主,一廂情愿、信誓旦旦的要打開市場大門,這除了幼稚可笑還有什么呢?
前幾天,我應邀去北京為某企業集團講授《品牌營銷和商業模式》的實戰課程,其中也提到了當今中小企業的戰略路徑與形式。第一類是通過捕捉機會與資源的投入,形成“量”的擴張;第二類是通過經營模式的不斷創新,形成“質”的提升,并卓有成效的保持贏利模式的持續增長。說起商業模式,到底你是選擇價值驅動營銷模式、品牌驅動營銷模式還是價格驅動營銷模式直接關系到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事實上,在當前,各行各業正面臨著商業模式轉型的問題,與此相對應的是價值創新轉型、品牌訴求轉型還是消費體驗轉型,就很能考驗一個企業的生存智慧了。你的市場經營到底是產品導向還是消費導向、是為顧客滿意還是讓顧客感動,這是很有說法的。
如果你在這方面似是而非、弄不清楚,又怎么去應對挑戰,不至于日薄西山、折戟沉沙呢?
曾接觸過各行各業許多老板,年齡大小不等,談起自身產品時,往往津津樂道,喜形于色,這也難怪,付出艱辛的成果總是刻骨銘心的。
可是在市場上轉一圈,不是沒看到就是沒聽到,當問起究竟,老板們原先的豪氣似乎暗淡,雄心有些削弱,口氣也在遮遮掩掩不情愿中變得無奈。資金不足實力有限,想要打開市場畢竟心有余而力不足。停頓片刻后,接下來語氣又開始恢復原先的高亢,自己產品屬于國家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屬于珍貴、稀罕之類,應該有廣闊的前景云云,那眼神中透射出的光芒就好象千里馬總究會有伯樂賞識一樣。完全一副執迷不悟的樣子。
可悲可嘆啊。他們滿腦子都是自身的產品怎么怎么,完全的是以主觀自我為中心,忽略了市場現實的核心因素,純粹的產品導向意識。
諸位應該都十分清楚,現在處于什么時代呢?是高度市場化的經濟時代。
君不見滿大街的同質化產品遍地都是,而且每樣都是以迎合滿足需求來研發生產的,表面看起來,潛在市場應該無限廣闊,但要命的是現實市場卻廖若晨星。自身的產品如何來刺激購買,引導消費,膨脹他們的欲望,更多的可以說絕大多數精力是需要放在市場導向上,這就是提醒你要找到區別于別人的戰略格局和內容生產、管理與服務以及相關針對性強、有殺傷力的跨界整合傳播手段和贏利模式。
相反,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再多的產品也只會增加庫存壓力和名義上的心理安慰,其實質說白了就是一堆不能變現為真金白銀的廢物,耗費這么多的資源及大量精力、人力,其結果換來的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實在也怨不得別人,歸根究底,你是地地道道的市場門外漢。
其實說白了,只要是真正做過營銷,尤其是在市場上浸潤多年的人士,應該不難看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產品,而且,你的產品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是什么,認知大于一切。也就是通俗意義上講的關鍵要有好的方法,而好的方法往往能換救和延長產品的命運。
從目前來看,好的方法和解決方案也許憑你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現有條件不可能具備,那么你就要趕緊找尋一個真正實戰型的外腦來幫助開啟市場大門,讓產品經得起市場驗證。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意識,而相信自力更生就能豐衣足食,那就沒治了,徹底死定了。另外,假設通過多年的磨練和市場洗禮,你已真正意識到,光空喊好產品的所謂自身專業技術研發上的優勢就能勢如破竹,實在是幼稚至極!關鍵是要靠市場導向所延伸了的系統具體可操作性事務方能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心動則更要行動啊,老兄!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于斐老師指出,中小企業要想通過低成本打開市場,就必須掌握5個關鍵詞:1、細分品類;2、精準概念;3、簡潔模式;4、增值服務;5、借勢整合。同樣,一個不成功產品的標志是它所在企業打算為市場放棄付出,而一個成功產品的標志是它所在企業愿意為市場選擇付出。好產品如果沒有經過市場驗證,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十幾年來,作為中國第一家由杰出營銷人創辦的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說白了,它就是幫助海內外企業怎么來尋找出路、打開市場、規避風險、取得市場成功的知名專業實戰型咨詢機構,如果你現在正為產品如何打開市場傷透腦筋,那就不能再等下去了,時間也是成本,失去的機會是任何金錢買不來的。否則,到時后悔也來不及。
要暢游財富海洋,還得找藍哥智洋,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你所謂你自認為的好產品。
缺的是方法和有效系統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