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科研小組研發出一種高能量密度的糖電池,成本低、可反復充電、可降解,完全可以取代傳統電池。
雖然科研人員一直在進行糖電池的研發,但是這款新電池的能量密度高過其它糖電池,運行時間更持久。
在未來3年,這種糖電池就會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視頻游戲等需要電力驅動的電子產品。
美國環境保護署在報告中指出,單是在美國,每年就會有上億只有毒電池被丟棄,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都構成了危害,而這項新技術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該技術采用一系列的酶構成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該項目負責人表示,他曾發表過關于糖電池的相關文章,從非食用植物中提取可食用的淀粉,并以經濟環保的方式提取氫,為電動車的電池提供動力。
至于這次的最新研發,科研小組采用了一種非自然方式合成酶的方法,即在酶燃料電池中,從糖中奪走全部電荷從而進行發電。此外,這種催化劑酶還可作為催化劑取代傳統電池中常用的高成本的鉑催化劑。
和所有的燃料電池一樣,糖電池也需要燃料—麥芽糊精,一種通過淀粉部分水解得到的多糖。此外,還需要空氣。這兩種燃料作用可發電,并生成水。
該負責人還說道:‘“通過酶級聯(enzyme cascade),我們將糖水中儲存的全部電荷緩慢釋放出來。”
與氫燃料電池和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不同,燃料糖水既不會爆炸,也不具有可燃性,還有更高的儲能密度。此外,組成糖電池的酶和燃料都是可降解的。
這款糖電池可以反復填充,向其內添加糖就像給打印機的墨盒添加墨水。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