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再啟赴美IPO
傳統三大網絡招聘巨頭如今只剩智聯招聘與前程無憂兩家,前程無憂于2004年4月上市,中華英才網于2013年賣身尚龍集團。時隔10年之后,華爾街終于迎來了第二家中國招聘網站。
智聯招聘資本運作歷程
智聯招聘成立于1997年,目前最大股東為2006年就開始投資它的澳大利亞最大網絡招聘公司Seek,占有智聯招聘72.3%的股份。在經歷多年準備和5輪融資后,智聯招聘終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
2000年,蘭馨亞洲投資有限公司注資300萬美元;
2004年,智聯獲得歐洲某公司200多萬美元的投資;
2005年7月,聯想創投和智基創投注資770萬美元;
在2006年的第四輪融資中,智聯首次接受了Seek公司2000萬美元的投資;
2008年,澳大利亞的麥格理集團有限公司與Seek聯手注資約1.1億美元,Seek在智聯招聘的第五輪融資中擁有智聯招聘56.1%的股份,是其控股股東。在此后的2013年1月,麥格理拋售所持的全部智聯招聘股份,Seek接手,此輪增持花費1.05億美元,其所持智聯股份比例也上升至72.3%;
2011年,智聯招聘啟動美國上市計劃,計劃募資1億至2億美元,而后因各種原因中斷。
據悉,智聯招聘此次IPO,計劃發行561萬股ADS,并授予承銷商84.15萬股ADS超額認購權,即最高發行量為645.15萬股ADS,最高融資額為9355萬美元。
內憂外患
在招股說明書中,智聯招聘也承認,來自現有競爭對手或新進入招聘和與職業相關的服務市場的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將會是公司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主要危機之一。
內憂
目前,智聯招聘的盈利模式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向企業端出售流量來獲取廣告位、招聘職位等廣告收入及相關的周邊增值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向消費者端出售流量來獲取相關的個人付費服務,不過該塊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并不高。
外患
智聯招聘招股說明書顯示,智聯招聘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上半財年中,智聯招聘總營收5.01億元(約8280萬美元),相比上財年同期的4.456億元同比增長12.4%,凈利潤為8811萬元(約1455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485萬元下降了7.1%。相比而言,其競爭對手前程無憂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2013財年總營收為人民幣16.767億元(約合2.770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凈利潤為人民幣5.006億元(約合8270萬美元),同比增長6.5%。
今年以來,中國在線招聘市場引來眾多外來分食者,以職業社交、垂直招聘、獵頭招聘、生活信息平臺、在線教育等模式切入市場的后來者正伺機而動。
首先,以社交關系鏈切入招聘市場的LinkedIn、大街網、天際網、微博旗下的微招聘等;欲以業務關聯性角度參與在線招聘市場的在線教育類公司等,皆成了今年以來向智聯招聘等平臺綜合類招聘網站發起挑戰的分食者。
其次,剛獲得500萬美元A輪融資的拉勾網,其市場定位便是從垂直領域切入招聘市場。
以生活信息類平臺趕集網、58同城等切入招聘行業的視角也是基于市場分類,只是他們主要圍繞其自有的客戶群特點,以中低端職位招聘為主。從商業模式看,主要面向企業端收費。
為中高端人士服務的獵聘網剛剛拿下了7000萬美元C融資,此次融資更是最近5年國內在線招聘市場最大的一筆,直指同樣瞄準中高端獵頭市場的智聯卓聘。
2014,在線招聘變局已至
不管是前程無憂還是智聯招聘,都是互聯網改革傳統招聘行業的第一批掘金者。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在網上構建了一個應聘者與招聘企業間的溝通平臺。智聯招聘想要成功上市,要講出一個不同于傳統在線招聘的新故事。雖然從用戶量上,三大傳統招聘網站依然占據明顯優勢,但從增長速度來看,新興的基于細分市場的招聘模式增長速度會更勝一籌,未來規模一定會超過三大傳統招聘網站。
盡管行業競爭性強,但也有發展空間。現在網絡用戶的層次比以前更加豐富,以前只有白領在網上求職,但現在甚至連家政等藍領都在網絡求職,這給了網絡招聘行業新的商業機會和更好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網絡招聘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在求新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