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3日電 今日,北京市發改委公告稱,將于本月底進行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調整聽證會。據該聽證方案統計,根據目前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規模和乘客乘坐距離分布比例數據測算,加上優惠政策折算,兩個方案平均票價水平分別為每人次4.4元和4.3元,即相比現行票價將分別提高2.4元和2.3元。
據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兩種價格調整方案顯示,均是以公里為單位實行計程票制,里程加價遵循遞遠遞減,并對通勤乘客予以優惠。房地產業內多方觀點認為,地鐵出行費用的上漲,勢必將增加以軌道為主要通勤工具的北京上班族的交通成本。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北京遠郊地區房屋租賃表現。專家表示,郊區房租便宜,但交通成本增加,租房者可能會選擇更貴但更靠近城區的房源租住,以節省出行時間。
根據方案,若按照2013年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實際統計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軌道交通次數11次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別為48.4元和47.3元,月增支26.4元和25.3元。而對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軌道交通,每月22個工作日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別為194元和189元。
此外,在地面交通價格調整的兩個方案中,兩個方案的平均票價水平比現行票價分別提高 1.01 元和 0.77 元。按照抽樣調查中乘客月乘坐地面公交34次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別為 52.7元和44.5元,月增支34.3元和26.2元。對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約共需乘坐3條公交線路),每月22個工作日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別在102.3元和86.5元左右。
記者以居住在地鐵大興線天宮院站,在地鐵四號線西單站附近上班的乘客為例,兩站相距30.5公里,因此如果按照軌道交通價格調整方案一來計,其每次乘坐該趟地鐵的新增票價為5元,每月新增交通成本即為220元左右;
又以居住地鐵六號線草房站而在國貿附近上班的乘客為例,兩站距離為15公里,同樣如果按照軌道交通價格調整方案一來計,其每次乘坐該趟地鐵的新增票價為3元,每月新增交通成本即為132元左右。
事實上,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調整所覆蓋到里程間距中,以6公里到32公里所涉乘客最多,其中軌道交通價格調整兩個方案分別覆蓋的乘客分布比例為78%和79%,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軌道交通,每月22個工作日測算,該區間分布乘客每月新增成本將在88元至176元不等。
“這種軌道交通成本的增加,對北京遠郊地區的樓市肯定是有著不利影響的。因為相對房價來說,交通成本金額較小,所以對房價、成交的影響會小一些。而對五環附近和以外的租賃市場影響肯定是比較大的。”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
張大偉同樣以一位居住房山或通州而在朝陽門附近工作的上班族為例,其每月增加的交通成本大概在200元左右。“假設其在房山或者通州每月房租是1000元上下,那么現在比較理性的選擇就是住得離上班單位近一些,找個1200元/月甚至租金更高一些的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