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中最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三季度盈利和持倉情況已出現牛市征兆:當季整體盈利超過2000億元,成為2010年三季度以來盈利最多的季度。從一些基金經理的后市觀點來看,居民資產配置或許正在從樓市向股市轉移。
基金單季度盈利創新高
今年三季度,盡管宏觀經濟數據有所回落,但在市場利率下行以及滬港通預期下,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滬深300指數上漲了13.2%,帶動基金業績整體上揚。
來自天相投顧的統計顯示,基金三季度整體盈利2109.54億元,而二季度利潤為760.59億元,成為2010年三季度以來收獲最多的單季盈利。
其中股票型基金貢獻最大,當季利潤達1291.2億元,相比二季度271.39億元盈利,高出4.76倍。混合基金和保本基金的三季度利潤也分別達到509.48億元和18.56億元。而貨幣基金相比上一季度利潤減少12.38億元,債券基金利潤同樣收縮了25.96億元。商品型和QDII基金則出現虧損。
基金三季度猛加倉
基金倉位來看,三季度股票基金的整體倉位是88.27%,相比二季度的83.83%高出近5個百分點。
“加倉顯示出的信號是基金經理看好后市。”齊魯證券基金分析師馬剛認為,高倉位在牛市行情下肯定是正常的。
“不過8月份實施的新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也有部分作用。”華泰證券基金分析師王樂樂說,新辦法要求基金倉位都必須在八成之上,這也助推了基金加倉的態勢。
例如三季度凈值上漲26.21%的浦銀價值業績表現同類第三。從基金倉位來看,其股票占比基金資產凈值為93.28%。考慮到股票型基金必須有5%資產凈值的現金,浦銀價值三季度幾乎滿倉操作。
資產正由樓市轉向股市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許多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看好結構調整下的A股機會。
“存量盤活和結構調整是目前中國社會和經濟的主旋律,資產證券化成為主要手段,因此在這一輪經濟中股市可能成為激發經濟活力、加速結構調整的主要因素。”倉位較高的華商基金主題精選基金仍看好市場,其基金經理曹永強認為去地產化過程中居民資產的再配置正當其時,海量的居民資產將持續向股市轉移,這是過去一年多市場持續走好的核心因素,未來一段時間仍然如此。
華夏盛世基金經理陽琨表示,只要宏觀經濟不因房地產市場減速而出現系統性風險,股市的結構性機會就將繼續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