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打造的綠城轉手交給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后,藍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將重心轉移至新創立的藍城,也頻頻傳出藍城優質資產三年內上市的消息,這種高調無疑增添了藍城的神秘感并吸引了外界更多關注。正在舉行的浙江房地產博覽會上,藍城相關負責人首次對外披露了各業務板塊運營進展,除了代建業務外,其他板塊仍處于培育期。分析稱,藍城覬覦的各板塊盈利能力有限,這將成為宋衛平再謀上市的一大障礙。
四大板塊思路漸明
在8月底舉行的媒體懇談會上,藍城公布了代建、養老、農業以及健康四大核心板塊。藍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傅林江在浙江房地產博覽會上首次披露了四大業務進展,目前代建仍然是占比最大的板塊,業務比重達到50%,養老板塊占比30%,農業以及健康兩大業務由于起步不久,只占到了20%的業務比重。
實際上,現在的藍城集團是由原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更名而來,代建一直是其主要業務板塊。根據藍城此前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藍城集團已簽約代建項目170個,預計總可售金額為1800多億元。
相比代建業務,藍城的其他三塊業務資歷尚淺,目前藍城對這三大業務也有了明晰的發展規劃。例如宋衛平最為重視的養老業務板塊在10月底即將迎來代表作的首期交付。綠城頤樂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婷婷稱:“目前藍城學院式養老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以養老地產為驅動,但是最終還是要靠服務板塊賺錢。”
藍城農業副總經理張躍勇則介紹,藍城農業將會建立O2O的模式,通過線上和線下配合將農產品賣向全國;而健康服務板塊也將融入到養老、代建的業務中。
薄利多銷盈利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藍城創立之初,宋衛平就提出了“輕資產”運營的思路轉變,作為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代建成為其輕資產運營的典型板塊。不過,該板塊的盈利能力卻不容樂觀。
“按照董事長的要求,保障房建設就是回報社會,我們收取代建費也是透明的,只收取總造價的3%,這幾乎是沒有利潤的,大一點的項目稍微有點利潤。”藍城副總裁裘黎明首次透露了代建業務的盈利情況。
據悉,藍城代建板塊包含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和自有投資四大類型。如裘黎明所說,政府代建一般收取銷售費用的3個點,而商業代建則可以達到5-7個點。業內人士介紹,雖然藍城代建板塊盈利能力較低,但是卻勝在投資少、風險低,且容易復制。裘黎明進而指出,代建業務資金來源由政府負責,藍城只負責一部分管理費用,這也是其優勢所在。
而除了代建板塊外,藍城的養老、農業以及健康等板塊也處于盈利能力欠佳的階段。對此,傅林江表示:“政府保障房最起碼不會虧,頤養板塊今后也會走薄利多銷的路線,各個板塊都有利潤增長點,只是利潤少一點,但把量做大了利潤就上來了。”
藍城上市難度不小
在創立藍城后不久宋衛平即推出了“三年內實現優質資產上市”的計劃。隨后,宋衛平個人舉牌,欲借殼香港百威國際實現資產上市。宋衛平曾透露,注入殼公司的資產是藍城旗下的頤養和醫院,也就是說要壯大的是其養老業務板塊。不過,宋衛平并沒有給出上市明確的時間表。業內人士稱,雖然藍城上市計劃在緊鑼密鼓進行,但是從各業務板塊的運營情況看,上市難度仍然較大。
例如,藍城養老板塊的構架主要以養生養老項目開發、學院式養老社區運營、養老護理服務及運營三大塊為主。億翰智庫研究總監張華東稱,在藍城的四大板塊中,養老業務是惟一的“重資產”板塊,對于融資需求最為迫切,有望成為率先上市的業務板塊。但也有聲音認為,由于資本市場還未有以養老業務獨立上市的公司,再加之藍城養老業務仍處于培育階段,因此是否能夠得到投資者青睞還有待商榷。
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看來,藍城代建業務具備了豐富的經驗和行業認同,其規模化和可快速復制的特點容易受到資本市場歡迎,但是其盈利能力低或將加大該板塊獨立上市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