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鐵門穿過長長的走廊,記者來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向日葵治療社區,今天我們要采訪的對象就是這里的一名普通民警,他叫肖建峰。
肖建峰:我是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一名民警,現在主要負責的工作是藥物維持治療向日葵陽光活動站的工作,主要是針對于戒毒人員。
第一眼見到肖建峰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兩個詞干練、隨和。瘦高的身材、白凈的面容、挺拔的鼻梁、細細的眼睛、一笑起來像一朵盛開的向日葵,說起肖建峰和戒毒警的緣分還得從1997年開始說起。
肖建峰:當時是1997年,趕上第一批強戒,需要民警,離家比較近就給我分到那兒了,后來做了戒毒民警,也是有點出乎意料,第一不太了解不知道怎么干。第二對吸毒人員在印象中覺得是一些壞人,對這個工作也有這種恐懼害怕。
那一年肖建峰才20歲,剛剛進入警察隊伍就接受了這樣一個挑戰性很強的工作,有些陌生。但是在戒毒中心他看到了一個個形銷骨立、行尸走肉般的吸毒者,那一雙雙孤立無援的眼睛觸動了肖建峰的心靈。
肖建峰:工作一段時間以后覺得吸毒人員跟原來想象的還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吸毒人員是很想戒毒的,很多人確實很可憐,特別是他們的家人。一開始有一個穿著軍服一看就是老紅軍的軍服一個老頭,拄著拐杖很慢的來到戒毒所里看他的孫子,一看一個老紅軍為革命一輩子自己孫子吸毒了,看到他們的痛苦我覺得非常非常地可憐。所以說過了一段時間以后覺得做這份工作很有意義,能夠幫助一些人,幫助一些家庭。
整天在戒毒所里接觸著擁有了海洛因人格的人,看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人生悲劇肖建峰的心越來越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這些人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2003年機會來了。
肖建峰:03年有這么一次去云南去學習,去了以后住進云南戒毒所社區,一個月以吸毒者的身份住進去了,跟這些自愿的戒毒人員住在一起,一起吃住一起勞作,就跟宿舍一樣,上下鋪,一個宿舍六張床,我印象最深的全部是里邊到處都是,當時就是為了能夠真實的體驗里邊的那種生活,想學到一種能夠幫助這些吸毒人員的模式,取到真經回來能夠幫助這些人,就義無反顧地去了。
同吃同住共同生活,肖建峰就這樣混跡在戒毒人員當中,聆聽他們的吵鬧哀號,觀察他們在戒與吸之間痛苦掙扎咆哮,肖建峰說那是一段心靈苦旅,那一個月讓他心靈備受折磨,但換回來的確實對吸毒者的最透徹的了解。肖建峰漸漸懂得只有關愛和尊重才能幫助他們遠離毒品,回到北京之后肖建峰和同事建立起了向日葵治療社區,這可是全國第一家強制戒毒與治療社區相結合的戒毒中心。
肖建峰:回來以后我們就開始做了男女小組云南學的這些東西實踐一些,十月份我們就住進去了,六個人,我們四個民警加上十個人,就相當于一個模擬的社會一個社區一樣,在這個社區里面他們也是非常緊張的,就把我們看成民警,我們就是為了營造一個我們想象中的社區一樣,用一切辦法消除這種隔閡,消除這種對抗,讓他們覺得我們不是民警,在里面他們叫我們輔導員,別叫我們管教也別叫我們民警,很親切,后來就跟朋友一樣。
為了營造一個適合吸毒人員戒毒的氛圍肖建峰有以只消者的身份進入了社區,這一住又是半年,期間家人想他,幾次來探望,但是為了遵守紀律,肖建峰沒有離開向日葵社區一次。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