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能否評價一下你們的主要對手蘇寧呢?
何陽青:作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們不太好去評價對方,除非說它好,否則意義不大。它說國美幾句倒也沒什么,但是要有個度的把握,過了就不好。我注意到他們在清華開會,說要用三年的時間全面領跑家電連鎖行業,很多都是沖著國美說的。其實也很正常,一個班級里邊肯定都是落后生說自己要成為第幾名,或者第二名說自己要當第一,第一名從不會去說這些。說明它把我當榜樣,也是我的驕傲。我覺得他這是一種激勵員工,鼓舞士氣的方法。當然對我也有好處,有這樣盯著你的對手,你就是想松懈也松懈不了。
其實企業到底怎樣,我們只要看看硬指標就行了。比如,國美門店是1300家,他們是600多家,銷售規模,我們掌握的情況是它差不多只有我們的55%。
記者:但是今年一季度國美上市公司的業績落后蘇寧了。
何陽青:我們是在香港上市,接受的是國際通行的會計準則的審計,我敢說我們的數據比較真。而它是在國內市場上市。實際上,這些年已經有很多專家對蘇寧的業績進行了質疑。另外他們只強調單店產出,其實除了單店產出之外,還有平米產出和租金產出等數據可以比較。我們進入的二三級市場比較多,那里租金很便宜,相對來說按單店產出算就比較吃虧。
說到這里順便提一點,在很多縣鄉的二三級市場中,由于市場規模小,只能支持一家店,誰先進入誰就占優勢,如果有一家進去了,另一家就沒機會了。當我們在這些二三級市場已經覆蓋得差不多了,對手的主要精力還只能放在一級市場。為什么國美能發展得規模那么大,因為我們每一步都要比對手領先兩三年。
記者:蘇寧的信息系統是行業內最先進的。
何陽青:它可能就這一種可以拿出來炫耀。而我們講究的是整體的實力。你是全能冠軍還是單項冠軍?我們的競爭對手現在把看不到的東西說了一大堆。我覺得做企業還是不要自欺欺人。就像我們改革開放之前,經濟落后,看到人家有火箭了,就會說,火藥是我們發明的。這不是我們企業的風格,我們的風格就是要做火箭。
記者:談談國美的收購吧,有些觀點認為國美做幾起收購的價格都比較高。
何陽青:我覺得這是企業家眼光的問題。就像現在有把寶劍,給一個不會武功的人,他不但覺得沒用,還會看作是負擔。這是不同層面的人說的話。收購大中對我就很有用,我就覺得很值。只有買不到的人說不值。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最初行業里也都是諸侯混戰,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自己開店和收購整合一起來做。而做這個事情的,一定是行業的領導者。我們整合這個行業,讓整個行業得到健康的發展,在做一個很大的事情。而有人卻在旁邊說風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