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位居山西頭十位的鋼貿商不幸“消失”了一半。分析原因,太原市冠福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敦貴告訴記者,表面上看是不利經濟形勢下資金鏈斷裂造成的,實際上是因為員工整體素質不高,由此形成的公司團隊不夠精良的結果,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說起冠福公司20多年從一家鋼材物資部發展到擁有3個分公司、客戶分部華北、東北、中南、西北地區的幾千家的超強規模,陳敦貴的經驗是人是無價之寶,因為人可以創造價值,而價值卻不能創造人。
營造家庭氛圍 以情感人
公司現有的幾十名員工,來自山西和東北、四川、福建等地。他們當中,以30歲上下的年輕人居多。在骨干力量中,98%是從外行、基層,從20歲出頭的應屆畢業生開始做起的。
這些年輕的員工每天上班一到公司,一見到陳敦貴,就會有到家的感覺,仿佛見到了家長。為什么,身為公司老總的陳敦貴,對這些來自五湖四海、情況各異的年輕人,并沒有什么大老板的架子,更多的是親切與平和。相對于家長的角色,已過“知天命”年齡的陳敦貴,更喜歡“教練”這個身份,他從心底喜愛員工,不論他們是普通一員還是公司高管,他都一視同仁、真誠相待。無形中,雙方產生了一種割舍不掉的情懷。他說,作為企業領導,更多的責任應該是像教練那樣幫助運動員發揮優點、克服缺點,使他們不斷進步,不斷取得好業績。話說回來,如果你對員工好、尊重他們,他們反過來也會對你好、尊重你,把你當做親人。
完善管理機制 以規樹人
大家都知道,鋼貿圈是跳槽最多的行業之一。一些鋼貿公司的跳槽率高達30%。為此,很多老板就怕過年,因為過年是員工流失“案件”的“高發期”。而且,這些跳槽的員工很多是公司的業務骨干。但是,在冠福公司,員工隊伍卻異常穩定,跳槽現象極少發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兩三年下來也不一定能走一個兩個人,原因就在于冠福公司有一套健全的人性化管理體系。
冠福公司在員工管理方面,實行的是“積分制”和“期權股”,根據工作年限和具體業績,員工獲得積分,享受公司股份。每當有新人入職,陳敦貴就會詳盡告訴他們公司的薪酬設計和員工的利益所在,并主動辦理相應的手續,使他們對自己的責權利和發展方向、奮斗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便于今后更能安心踏實地工作。
緊扣時代脈搏 以學促人
這些年,從開鋼廠到搞鋼貿,與鋼鐵打了20多年交道的陳敦貴發現,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日新月異,而鋼鐵行業的發展變化更快。憑借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已經走不通了,原來做鋼貿有資源、有資本就能掙錢,現在賣1噸鋼材也就10元、20元的利潤,這還是在行情穩定、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憑借傳統的經驗已經無法滿足今天的鋼貿經營。
針對這種情況,為了緊跟時代脈搏,隨時掌握最新信息,陳敦貴以身作則,主動帶頭學習。他每天除了看蘭格報價、了解公司庫存外,還堅持關注鐵礦石的價格和鋼材大盤走勢,冷靜客觀地進行行情分析。除了學習外,他還經常搞培訓、組織旅游,鼓勵大家外出聽課。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學習風氣濃厚,員工們通過學習,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聰明才智,也提高了綜合素養,從而使冠福團隊的組成更一步精良,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后勁。
正是在陳敦貴以人為本,珍惜人才、培養人才,打造精良團隊管理策略的引導下,冠福公司主要部門大專以上人才早已達到60%以上。企業在這些年輕有為員工的拼搏下,正在大踏步向3年發展目標邁進。“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將摘下滿天的星斗。”陳敦貴胸有成竹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