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河南鑫源管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明的時候,鄭州已進入了“二九”,與往年相比,今年絲毫沒有“數九寒冬”的感覺。跟張總的談話也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而張總的企業在成功轉型后,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機遇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
十多年前,張雷明就進入了鋼鐵圈。之前,他和所有的鋼貿商一樣從鋼廠訂貨,再轉賣到工地或經銷商手中。在這種傳統的經營模式下,一干就是十年。2008年,在經歷金融危機后,鋼材生意大不如從前,資金短缺、欠款難收、風險大等一系列問題浮出了水面,張雷明的公司也遇到了一些壓力。面對這些壓力,張總開始尋找新的出路,考慮公司的轉型問題。
2012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雷明得知河南新亞集團旗下子公司新亞鋼管有限公司經營權向外轉讓,一直在苦苦尋找出路的他感覺這是一個機會,于是將廠房承包下來開始大干一場。
新亞鋼管有限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成立了,最初主要生產老式黑管,其生產的黑管一度在中原地區非常暢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在建筑行業風靡一時的黑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被鍍鋅管替代。細心的張雷明通過考察、調研后發現,中原地區所用的鍍鋅管很多產自山東、河北等地,中原地區沒有一家規模化的鍍鋅管生產廠家,許多小作坊式的管廠生產設備都較為落后。
憑著多年來對鋼材市場的了解,張雷明認為中原地區需要有一家能生產出高質量鍍鋅管的大型管廠。可是,要想生產出質量上乘的鍍鋅管,必須把好質量關,保證原材料質量過硬、生產技術先進。在經過一番思考后,張雷明立馬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生產設備,并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工廠進行指導。如今,他的河南鑫源管業有限公司已擁有4條生產線、40多名一線生產工人,每月所生產的鍍鋅管、架子管高達2000余噸。隨著業務量的擴大,鑫源計劃以鄭州為中心將銷售網點逐步發展至周邊城市乃至全國。
從貿易到生產 完成華麗轉身
從十年前的鋼貿商到如今的鋼管生產商,其間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只有張雷明自己最清楚。談到這十年,張總非常平靜,他告訴記者,所有的事物都會在變化中成長,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做企業也一樣,只有不斷地創新,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如今,無論從整個宏觀大環境還是長期發展來看,鑫源的轉型都是必然的。
經過一年的努力,2013年,公司全年生產的各類鋼管近3萬噸。年底時,所有鋼管幾乎銷售一空,實際銷售量遠遠超出了張雷明預期。張總告訴記者,既然決定上手就要將它做好。這個轉型思路也是經過了近五年的醞釀才得以實施的。其中,他糾結過、痛苦過……現在看來,自己在一年前所做出的這個決定是明智的。看著2013年的成績,張總很欣慰,照著這種勢頭發展,2014年,鑫源鋼管的訂單量還將會繼續增加。張總透露,2014年,鑫源計劃每月鋼管出產量在5000噸以上。
實行現貨交易 避免陷入糾紛
良好的資金環境是企業堅強的后盾,管廠自成立以來均采取現貨交易的經營模式。與當初做鋼貿生意時相比,張雷明感到輕松了許多,沒有外欠款,資金方面也寬裕了,不用再像從前那樣提心吊膽、擔驚受怕地催賬、要賬,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擔心價格浮動了。他相信只要保證產品質量、價格低廉、服務周到,就一定能與河南多家經銷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談到未來,張雷明認為,隨著城中村的改造,新工地、活動板房將逐漸增多,對鋼管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這對鑫源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機會。當初將廠房選在鄭州也是因為鄭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張雷明相信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因素下,鑫源鋼管定能在市場上打開銷路,成為中原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佳的鋼管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