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們兒》9月23日開播,張嘉譯飾演的李國生是個在情感和事業上歷經磨難,卻從未放棄為人準則的真爺們兒。從年初的《一仆二主》開始,張嘉譯憑借踏實、敦厚又略帶“萌態”的大叔形象一路過關斬將,愛他的人越來越多。
對于“爺們兒”一詞,張嘉譯有著樸素的理解:能肩負責任,有擔當。但他又不覺得這有多么不平凡,因為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擔當。他說,任何人做了一件值得欽佩的事,他都會覺得這就是爺們兒。
爺們兒就是普通人,我演的劇都貼近生活
記者:你和劉惠寧導演合作過多次,單就從文革到改革開放的脈絡來看,《爺們兒》和《你是我兄弟》有些相似。
張嘉譯:《你是我兄弟》主要寫的是一家人、兩兄弟,那是種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爺們兒》講的是很多人,李國生歷經幾段情感,在社會大變革、大環境下的幾段情感,還是有區別的。
記者:從退伍軍人到廠長,又到下海,李國生這個角色在每個階段境遇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于表演來說復雜嗎?
張嘉譯:實際上,這個人物不管經歷哪個過程的時候,他的性格都是比較統一的,演這么一個人物倒沒覺得復雜。
記者:在你心里,爺們兒的定義是什么?
張嘉譯:剛拍這個戲,我覺得這個劇名起得有點大,拍攝當中才慢慢去體會去理解,爺們兒真實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什么是爺們兒?實際上就是平凡人、平凡事,平凡的爺們兒,可能你身邊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做出讓你覺得欽佩的事,哪怕只有一件,這人就是爺們兒。
記者:《一仆二主》中的楊樹、《營盤鎮警事》里的范黨育,《爺們兒》中的李國生,這些男主角好像都有這種“爺們兒”的品質。
張嘉譯:對,這些角色都是平民。實際上,我演的生活劇都比較貼近普通生活,也就是比較接地氣。我對生活劇的理解也是這樣,你讓我來演,我就盡量演得在大家熟悉的范疇中。在這個范疇以內,體現出一個人的品性,這樣會更為大家接受、熟悉。
記者:對于一個演員來講,這樣會不會有些缺少變化?
張嘉譯:其實這些年我的角色變化還是很大的,包括《蝸居》、《懸崖》、《借槍》、《一仆二主》,這些人物會雷同嗎?但其實每一個演員的創作材料就是自身,你不可避免會帶有很多自身的東西在里邊。在演戲方面,我從來沒有刻意地去回避哪一類角色,也沒有刻意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我都是為了尊重角色做的。
“肩負”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想得少了收獲就多了
記者:《一仆二主》里,你和閆妮用生活化的,一本正經的方式制造喜劇效果,目前看來,《爺們兒》好像是一部比較苦的戲,但也有輕松的細節。
張嘉譯:也會有一些,因為我覺得生活經歷過的這些東西,不管有多么的苦、艱難,你對生活總要有一個態度,以我的理解,我覺得應該用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磨難。
記者:我在評論中看到,有觀眾說“張嘉譯的角色太苦了,肩負了太多東西。”
張嘉譯:我覺得肩負是每一個平常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你看你身邊前后左右,每一個人都在擔負著,有的是擔負父母要盡孝道,有的擔負著孩子、家庭,包括你,我想也是一樣。在生活中擔負著什么,這是一種常態。
記者:你在生活中會肩負什么?名、利,會成為你的負擔嗎?
張嘉譯:很少。因為不去想它,不想就不會成為你的負擔。
記者:就好像你是高爾夫球癡,但在這種高端運動之外,你還是喜歡吃烤串。
張嘉譯:現在有時候的確不太方便,但有機會還是希望能這樣,我覺得這才是生活。年輕的時候,你會想的多一些,想去爭取些什么,但現在只會想著去做事,這部戲完了那部戲,不停做事就好了。
記者:想的沒那么多,反而收獲了很多。
張嘉譯:其實收獲的事也不去想它,做事情最大的動力還是興趣,從中能體會到很大的樂趣。
去《我是歌手》是腦子一熱 未來會積極開拓電影
記者:前兩年你曾經說過會減產,但從現在的片單來看,好像并沒有。
張嘉譯:實際上沒減下來多少,一直在工作,因為現狀就是這樣,也不是想減就能減下來的,未來再爭取吧。
記者:今年你參演了《歸來》和 《黃金時代》,是有心把事業重心放到電影嗎?
張嘉譯:這兩年可能會安排一些電影,但也都是找自己喜歡的題材去演。你說的《歸來》、《黃金時代》,這兩部只是去演了幾場戲,算是去幫忙的,像《歸來》只有一場戲,《黃金時代》也只有幾場。
記者:還在等更適合的角色?
張嘉譯:還是在看劇本,看各種類型的劇本,我是希望從劇本中發現人物,然后再來做下一步的規劃。
記者:在《我是歌手》之前,沒人知道你會唱歌,上了這個舞臺,很多人說你是奔著老男神去了?
張嘉譯:那是一時沖動,純屬頭腦發熱,韓磊說讓我給他助唱,頭一天看他的節目覺得特別好,一沖動就答應了,想反悔也來不及了,就硬著頭皮上,是趕鴨子上架,真是對不起了。
記者:生活中你會主動去K歌之類的嗎?
張嘉譯:很少很少,真的是很少唱歌。
記者:觀眾給“國民大叔”、“中年男神”的稱號,您會接受嗎?
張嘉譯:我對自己從來沒有定位,這些都是觀眾看完以后自己的感觸。實際上我本人也很少會去關注觀眾的反響,我覺得演員跟觀眾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角色交流。
記者:網友的評論,你會關注嗎?
張嘉譯:我沒有微博啊這些什么的,我還比較喜歡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粉絲他們喜愛什么、討論什么,我覺得是他們之間的自由,但我本身參與這種交流就會少一些。
記者:之前你和吳秀波、王志飛、孫淳被粉絲并稱為“中年F4”,你看到這種說法怎么想?
張嘉譯:當然是很高興了,在一個演員創作巔峰的時候,你很好地去演戲,拍了一些大家喜歡的角色,你是很用心的去拍,大家給你反饋也是很喜愛,你當然會非常有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