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正在打造自己的通用電氣。它將兩大國有鐵路裝備制造商合并,造就了世界第二大工業企業。而且這家巨頭的目光并不限于國內市場。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8日報道,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并目前已經完成,產生了一個1173億美元市值的巨無霸——中國中車。它所產生的規模經濟效應使中國得以更加積極地參與競爭海外鐵路項目。中國中車的股票將沿用中國南車的舊股票代碼,于8日在香港和上海股市上市交易。
報道稱,中國不僅在利用國有鐵路公司贏得利潤豐厚的合同,也在利用它們向海外投射政治影響力。在盯緊非洲、拉美和東南亞的新興市場——經常伴隨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大力推銷——并在發達國家參與競爭重要合同時,中國中車將令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等競爭對手相形見絀。
里昂證券公司駐香港的行業研究主管亞歷克西烏斯·李說:“以前是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與龐巴迪和阿爾斯通競爭,而現在變成了中國與其他所有對手競爭。中國的產品也許沒有高端的規格,但物有所值。”
中國中車在全球鐵路行業動蕩之際登場亮相。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正在考慮其鐵路業務的未來——據說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考慮收購其股權;而意大利機械工業投資公司則在今年2月將其鐵路信號業務賣給了日本日立公司。
在周邊地區,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使其在東南亞與日本就合同和影響力直接展開競爭。在更遠的海外地區,兩國都在關注擬議中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高鐵項目。
隨著新的中國巨無霸尋求海外合同,歐洲和北美的競爭對手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中國企業已經因為它們的積極進取戰術而聞名:去年,中國北車贏得了中國在北美的首個大型鐵路合同——5.67億美元的波士頓地鐵項目,其競標價格比總部設在蒙特利爾的龐巴迪公司便宜了近一半。
上月,當中國南車和北車據傳在考慮競購龐巴迪的鐵路業務時,加拿大經濟部長雅克·達烏說,西門子、阿爾斯通和龐巴迪“都是大家伙,而現在突然來了一個更大的家伙,這令人關切”。
中國中車的龐大規模或許會給競爭對手帶來一些好處。在這個中國巨無霸提供列車的時候,它們可以通過供應零部件和信號系統來賺取利潤。
日本東京巖井日星證券公司高級分析師西川裕康說:“中國人將制造列車,但他們仍然需要日本制造的零部件和組件。”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中國商務部官員支陸遜今年2月說,2014年中國企業參與境外鐵路建設項目達348個,共出口價值37.4億美元的機車設備。
然而,中國還有更遠大的抱負。在今年5月公布的將中國打造成世界最先進工業化經濟體之一的藍圖中,鐵路被列入十大重點行業領域。
里昂證券公司的亞歷克西烏斯·李說:“中國正試圖改變鐵路業務的運營版圖。”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