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過去的九月里,TCL董事長、CEO李東生做了兩件有意思的事情。
一是花了14個小時“主演”了TCL最新的形象片廣告,在片中他說,“只有堅守實業,才能撐起中國的脊梁,我相信未來創新和發展的中心,就在中國。”二是親自帶隊,和公司的中高層以及雛鷹代表一起,用四天時間徒步著名的“玄奘之路”戈壁,走了112公里,腳上磨出的水泡讓他在參加9月底的TCL秋季新品發布會這天都沒辦法穿襪子。
看似無關的這兩件事,其實都與TCL正在實施的戰略轉型有關,形象片對外宣告了企業轉型的決心,“鷹旅戈行”則是要在轉型之下磨礪管理團隊的意志。
傳統企業轉型更艱難
李東生坦言,傳統企業的轉型比新的企業要難上許多,企業經營的觀念、商業模式、互聯網應用服務的能力,這些都需要重新探索和建立,這個過程對傳統企業來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過程中會要自我否定很多東西,打破原有思維的禁錮。“如果還在原來架構上建新的東西是很難的,繞來繞去還是會回到老路子上”。
在他看來,轉型對企業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要突破自我,要超越以往的成功,才有可能在這一輪轉型升級中有更大的勝算。”盡管去年TCL營收過千億、利潤創新高,但李東生仍清醒地看到,行業的整個競爭環境不一樣了,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樂視、小米等進軍智能終端的互聯網企業在很多方面有他們的優勢,有的能力是我們不具備的”。他預見,在未來的競爭中,部分源于傳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所以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探索一種突破的方向,將戰略轉型付諸實現,意味著要超越自我,建立新的能力”。
而李東生正是想通過這次艱苦的戈壁之行,為轉型中的團隊注入更強大的動力,發掘自己和團隊的潛能,點燃TCL上下內在的激情。“我們每天走13個小時,如果只是一個人是很難走下來的,但我們靠團隊、精神、意志的力量,沒有一個人掉隊。”他表示,這將給轉型所要求的新的企業精神做到更好的宣傳和灌輸。
轉型仍堅守制造本質不變
在李東生看來,今年家電行業整體都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國內經濟環境、產業環境嚴峻,全球市場和產業的經營環境也比較嚴峻,我們除了看到美國市場經濟表現比預期略好,全球主要市場表現都差強人意”,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一方面要轉型,一方面要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而這主要來自于提高自身核心能力,在構建新的競爭力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自去年系統地提出“雙+”轉型戰略,今年確立“雙+”轉型和國際化雙輪驅動,TCL對自身的企業定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我們要做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的企業集團”,李東生強調,TCL制造的本質不會變,但主要產品會導入更多智能互聯網的技術,“為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開始從內容應用延伸到終端產品領域,而傳統工業企業也必須建立自身的互聯網應用能力,我們新的企業定位則客觀反映這一情況。”
隨著企業定位的變化,TCL的企業結構也在持續發生著改變。今年初就調整產業及業務結構,將集團主要產業和業務及企業分別歸屬為產品業務領域、服務業務領域以及創投及投資業務,其中在產品業務領域,將根據現有產業格局和新業務發展分為七個業務板塊,包括TCL多媒體電子、TCL通訊科技、華星光電、家電產業集團和通力電子,以及新組建的商用系統業務群和部品及材料業務群,而服務業務在公司總體產業結構的比重將大幅提升。
按照李東生的說法,“產業從個人、家庭的消費產品,向商用系統產品延伸,重要是搭建了三個服務平臺”,包括了互聯網應用服務本部、金融控股集團、銷售物流和用戶服務。
新業務領域構建新競爭力
事實上,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嘗試,TCL的轉型動作已經可以看到階段性成果。據李東生介紹,今年第二季度,TCL電視業務居全球市場份額第三名,手機業務第六名,同時在戰略管理能力、用戶服務能力、跨產業協同能力以及創新商業模式設計能力方面也取得巨大提升。
而讓他頗為滿意的是,TCL在全球播、科天智慧云、歡網和TCL金融等新型業務領域亮點頻出。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全球播業務累計激活用戶已突破300萬,院線日活躍用戶達25萬。歡網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智能電視服務商之一,截至8月,其累計激活用戶已達1800萬,日活躍用戶500萬。科天智慧云業務9月15日正式上線對外提供服務,9月23日已發展了26家潛在客戶進行試用。而TCL金融控股集團則已經完成“1+5+5”布局,覆蓋對內、對外金融服務及金融投資三大領域,2015年已投資56.5億,近期擬新增投資3.4億,預計今年累計投資額60億元。
李東生透露,目前TCL服務業務的收入占比已經從去年的19%提升到今年的21%,“這一趨勢還會持續,TCL來自服務的收入未來還會增長得更快。”
提升多媒體業務核心能力
李東生直言不諱,稱“與同行相比,TCL多媒體這兩年整體進步是慢了”,但他也強調,自去年底多媒體組織機構進行調整之后,加上“老將”薄連明挑起多媒體大梁,“過去半年多媒體的競爭力有明顯變化,市場份額在提升,而且均價逆勢提高。”從此番TCL發布的彩電新品也可以看出,其在產品力提升方面下了許多功夫,包括工業設計、基本性能、互聯網應用等。
目前,彩電行業面臨著來自互聯網企業的不斷挑戰,李東生也認為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只做產品的企業未來是很難存活的,一定要有整合互聯網服務應用的能力,“我們每年增加數千萬智能終端用戶,加上過億存量用戶,這是我們應用服務平臺的基礎和優勢所在。”他認為,這條路大家都在探索,就看誰能先走出來,“我對TCL有自信”。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TCLLCD電視銷量超過1000萬臺,其中智能網絡電視銷量近400萬臺,同比增長35%。TCL一直致力于推進TV+智能電視平臺建設,TV+視頻、TV+教育、TV+娛樂、TV+健康等共同通過智能電視平臺搭建起TV+生態圈,將“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進行充分聯結。
李東生表示,改善要持續付出努力,相信隨著互聯網應用能力的提升,未來多媒體會有更好的表現。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