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時代的智能家居行業已從單品之爭過渡到系統之爭,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與企業涌入,智能家居市場形成了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法否認的是,智能家居行業仍然沒有擺脫外冷內熱的僵局:智能單品雖層出不窮,卻因操作復雜、用戶體驗差而難在終端落地;家電龍頭企業和互聯網大鱷雖然推出了智能家居開放平臺,卻因兼容性差、標準與協議不統一等因素而曲高和寡。智能家居距離真正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智能化已成為我國家電行業發展的主題之一,但對于智能家電的實現方式與路徑,軟硬件企業卻有著不同的理解。
上海慶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王永虹在接受中國家電網記者采訪時,從物聯網操作系統的角度闡述了他對智能家電的理解。他認為,連網家電并不等于智能家電,在實現家電智能化的道路上,家電企業需要一站式的智能硬件解決方案。
上海慶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王永虹
連網≠智能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球智能家電市場蓬勃發展。據市場研究機構IHS預測,到2020年全球市場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連網白色家電的出貨量將達到2.23億臺,如果把咖啡機、機器人吸塵器、電飯煲、微波爐等品類囊括進去,預計到2020年全球連網家電的出貨量將達到7億臺。
近兩年,我國家電行業在智能化方面同樣得到了快速發展,智能家電單品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智能化也已經成為我國家電產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根據中國家電協會發布的2015版中國家電產業技術路線圖,到2020年,60%全自動洗衣機將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90%;智能冰箱到2025年應成為家庭的健康管理和食品管理中心;房間空調器不但產品本身要具有智能化功能,還要豐富與其他智能設備的連接方式,如有線或Wi-Fi連接方式,建立房間空調器與其他家電產品統一規范的互聯標準,實現家庭設備的局域網絡和家庭互聯網絡,實現空調器遠程故障診斷。
在王永虹看來,硬件產品是智能家電的基礎,穩定安全的連接是關鍵一步,內容與服務是用戶持續的需求。但他同時也強調,連網并不等于智能,互聯、互通、互懂才是家電智能化追求的關鍵。
王永虹認為,家電整機企業應該把智能化更多地交給專業團隊推進,以產品為中心,解決用戶的痛點,推出更多真正意義上的實用的智能家電。而在智能家電開發過程中,硬件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需要發揮各自的優勢,硬件企業要做的是準確定義產品、加強渠道推廣和產品化能力、增強品牌影響力,以及售后和現場支持能力,而互聯網平臺要培養用戶習慣,提供大數據和平臺搭建支持,從而提升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通過優化平臺交互來縮短廠商與用戶的距離。
家電智能化是個大課題
智能家電怎么做王永虹表示,簡單來說就是“端+云”,即硬件端+移動端+云端,但智能化實際上是個大課題,有很長的產業鏈,包括芯片、模塊、云平臺、設備、渠道、服務,非常復雜,因此家電企業需要一站式的智能硬件解決方案。
為此,慶科在2014年便推出了中國首款物聯網操作系統MiCO,這是基于微控制器的互聯網接入操作系統,包含大量中間件的軟件組件包,廠商可通過調用組件包進行快速的應用開發。
據王永虹介紹,MiCO系統是慶科團隊耗費10多年打造的,內含四十萬行代碼,擁有開發架構和硬件抽象層,基于它開發的應用軟件不依賴于某一個具體微控制器,固件的應用開放接口已實現多種應用層協議,高度可移植。MiCO系統包括了底層的芯片驅動、無線網絡協議、射頻控制技術、安全、應用框架、軟件開發包等模塊,是一個可以打通硬件端、移動端、云端之間連接鏈條的系統平臺。
王永虹表示,MiCO的價值在于讓智能家電開發更簡單,加速家電聯網走向智能化。據了解,海爾、美的、三星、松下、博世家電、A.O.史密斯等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中外家電品牌都是慶科MiCO系統的使用者,慶科還和多家制造商合作推出了智能烤箱、智能空調、智能熱水器等運行MiCO系統的智能家電產品。
截至目前,MiCO系統已經成為數百萬智能單品背后的連接者。王永虹希望MiCO系統成為“互聯網3.0時代的連接者”,把未聯網的都連起來。
慶科的開源計劃
任何軟件要運行,都需要一個硬件作為載體,MiCO系統的載體為慶科的無線模塊。慶科搭載MiCO系統的無線模塊具有兼容性好、低功耗、安全性高等特點,不僅能用在家電產品上,還可以廣泛應用于照明、娛樂、健康、安防等領域。通過行業應用的豐富經驗和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慶科即將向市場推出可同時支持Wi-Fi和藍牙技術的無線模塊,可滿足用戶多場景、設備靈活適用的需求,從底層技術上推動硬件單品的應用創新。
據思科公司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到500億臺。王永虹表示,500億臺聯網設備就表示有500億個無線模塊的出貨,未來的市場巨大,絕不是一家廠商可以服務得了的。慶科也希望能夠把握這個契機,穩固地做好底層操作系統的服務工作,協同更多的模塊供應商和設備廠商,來實現500億臺設備聯網的愿景。
正因為如此,慶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硬件開源、軟件開放。難道慶科不擔心被對手抄襲嗎面對這個問題,王永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們根本不擔心。”他說,“慶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在研發上,我們通過10年的嵌入式研究以及龐大的應用案例基礎,具備了其他人無法短期內超越的穩定性和創新力,慶科強大的研發能力使自己可以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不僅不擔心被對手模仿,王永虹反而樂于看到有人模仿,“有人抄、有人模仿,我們的模塊和系統就會被更多人使用,有人用,別人就會找我們。”
但是,據了解,慶科的模塊價格并不是最具競爭優勢的。開源開放之后,慶科會不會面臨模仿者在產品價格上的沖擊王永虹回答說,“慶科的模塊在安全性上下了很多功夫,不同于市面上的同類產品,我們經歷了10年的磨礪,服務了幾百家客戶,已經有幾百萬臺設備聯網,走了該走的坑,也解決了各式各樣的挑戰和問題,到目前已經有了穩定的供應鏈和生產工藝,在這樣的基礎上將成本做到了最為合理的控制。對于產品的所謂價格戰,我們相信市場能夠做出聰明的選擇。”
目前,谷歌、ARM等全球企業也在布局物聯網操作系統,慶科要如何與這些國際巨頭競爭對此,王永虹表示,“我們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第一款物聯網操作系統,并且在推出的一年時間內,已經為眾多廠商落地生產,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更有優勢,未來我們的發展要開放、要快,也許在國際巨頭進中國之前,我們已經把中國全圈起來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