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樓主問如今哪個行業最撈錢,想必最多的答案是。如果可以自由選擇職業身份,想必很多人愿意成為房地產商。事實上房地產開發商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卻有人執著于多勞薄利的制造業,并憑著一股韌勁和定力從家電制造到照明制造一直堅持。這個人便是王冬雷。
在某次媒體采訪中,王冬雷曾說過這么一段話:“企業家本人要有恒心,在我們這個年代很難。我有時候開玩笑說,制造業是一毛錢一毛錢地省,但你搞房地產,一不小心兩年才賣掉,一數,竟然賺了200%的利潤,坐地生財。面對這樣的誘惑,做制造業是需要點恒心的。50年以后可能稱我們這個時代叫‘鍍金時代’,在這個時代你要有恒心,有定力那是超人。”
“黃金時代”、“淘金時代”樓主倒是聽說過,但是“鍍金時代”就真的未曾聽聞。為此,樓主問了萬能的度娘。原來這個詞由諷刺小說家馬克·吐溫創造。1873年,馬克·吐溫出版了小說《鍍金時代》,說的正是那段眾人皆知的美國“黃金時代”。小說出版后,人們卻用“鍍金時代”這個詞來形容從南北戰爭結束到20世紀初的那一段美國歷史。南北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加上不斷涌入的移民和西部新發現的礦藏,這一切使得美國的工業化極速發展,國家財富迅速增長。到20世紀初,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工業國了。然而,歷史學家認為,在這一歷史時期,商業上的投機風氣猖獗,政治上腐敗嚴重,不少人以不正當手段發財致富,并以炫耀財富為榮,有些人口中的這個“黃金時代”不過是“鍍金時代”罷了。換句話來說,如果所有的企業家都和部分暴利的房地產商一個調性,一味追求坐地生財、一本萬利,但缺乏對基礎市場的耐心,那么這樣的時代即便物質得到迅速膨脹,也只是成為另一個“鍍金時代”。正是因為王冬雷及早地意識到這一問題,他呼吁企業家,尤其是制造業的企業家,在如今時代應該抵擋金錢誘惑,需要有耐心把行業和市場踏踏實實發展好。
不光是立足于制造業的生存問題進行思考,王冬雷更是由此挖掘出中國一直無法成為品牌大國的根由。王冬雷說:“今天中國想把一個東西做好,只要下決心,就沒有辦不到的事。但要想做出一個奔馳這樣的品牌出來,還得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制造業的耐力和定力將對中國整體制造業水平有巨大裨益。王冬雷更是不諱直言,要檢討過去過分依賴粗放型投資帶動經濟發展的國民經濟體系,“我們不是要蓋一堆賣不掉的房子,做一個‘虛胖子’,而必須做強制造業,有真正的工匠精神。”
雖然,王冬雷只是中國制造業企業家的一員,照明制造所遭遇的問題也只是偌大冰山的一角。但是,樓主有理由相信,冰山一角的覺悟將觸發整座冰山的消融。一旦有更多和王冬雷一樣熱忱的,一樣不屑于成為時代鍍金者的企業家出現,那么中國制造業必將迎來暖春。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