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等雜糧也不好做。大米、面粉等主糧的消費具有一定剛性,雜糧的彈性很大,而且市場分散,生產也很分散,要做好,做成生意一點也不容易。
任志強代言的沙漠節水小米,截止筆者發稿,2公斤裝在天貓預售了2681件,庫存24259件;4公斤包裝,在天貓預售了545件,庫存4444件。以任大叔的人氣,全部售出可能性很大。
歸總起來,這次任小米準備了73噸左右的小米,對于中國每年6億噸左右的糧食產量來說,73噸是九牛一毛,在糧食圈子里,這個量也只能算個體戶的級別。
當然任小米這次拿出來試水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稱,任志強代言的小米去年的總產量不過60噸,但今年小米總產量預計達1000噸。即便是1000噸,從生意的角度來看,也是很小的一個量。
任志強賣小米,更多還是從公益角度出發,任志強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現任會長,2004年,包括任志強在內的近百位企業家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里沙漠月亮湖畔發起成立該協會,旨在保護水資源進而解決沙塵暴和霧霾等環境危機。如果不是這個項目,任志強不會代言小米。
農產品的生意很不好做。大米、面粉,是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大宗產品,年消費數以億噸計,按理說,掙點錢很容易,實際情況是,中糧、益海嘉里這樣的大公司、跨國公司賺不到錢,甚至整個行業出現虧損。
小米等雜糧也不好做。大米、面粉等主糧的消費具有一定剛性,雜糧的彈性很大,而且市場分散,生產也很分散,要做好,做成生意一點也不容易。
生產分散是中國農業的老問題了,導致的最大問題是農產品的品質不均勻,質量不穩定,千家萬戶生產,種出來的雖然都是小米,品質千差萬別。
任小米號稱種植基地無污染源,土壤達到國標的“自然保護區”級別,不噴灑一滴農藥,沿用古法工藝,手工除草。這樣的產品品質讓人很贊,如果要做成生意,擴大種植規模,農藥、化肥的使用監管,品質的把控,1000噸的量要比幾十噸困難得多,如果把控不嚴,任志強的聲名可能就此折進去了。
這些年,食品公司幾乎家家都是坐在火山口上,因為食品的上游是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千家萬戶的模式,規模化種植與養殖,提倡號召了這么多年,有明顯提升,但是大局并未改變,上游的風險無法把控,下游做食品加工與銷售的命運,就沒法控制在自己手里。
這樣的大環境和大生態,任志強也無法置身事外。所以這些年,除了褚時健,企業家大佬們涉足農業,很多雷聲大、雨點小,丁磊養豬的新聞傳了很多年,今年才有人吃到網易的豬肉,市面上要買到不容易。其他大佬們的菜園、養殖場,多數也是為自己公司餐廳服務,無法做成一個生意。
所以任志強賣小米,不是那么看好。
農業跟房地產有很大不同,小米等雜糧市場,由于中國巨大的人口數,市場潛力不小,至今也沒有一個全國性品牌,也沒有人能一統江山。如果有人能找到更好的生產方式,能夠持續穩定地供應優質農產品,對中國農業絕對是大好事,生意上大賺一筆也無可厚非。任志強有很好的知名度,做品牌的條件得天獨厚,如果能整合更多專業的資源,從小米入手,把小項目做成大生意,像褚時健把冰糖橙發揚光大了,絕對是中國農業的福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