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60奇酷公司正式入駐南山智園新總部,360奇酷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奇酷大神總裁李旺、酷派董事長郭德英到場。活動上,周鴻祎坦言自己算是手機市場上比較晚的進入者,短期內在量上實現超越是不現實的,不會搞什么“大躍進”。
現在的手機市場已然成為一片血海,周鴻祎表示“現在在這個市場里玩的玩家,都不是說你要有多少錢,你要第一年賠多少億的膽量才能玩”。在他看來,把手機做成資本上投機的事情是不應該的,一定會賠錢的。
周鴻祎在“360特供機”時代做手機失敗,如今集360整個公司之力并攜手酷派卷土重來。可以說周鴻祎算是市場上比較晚的進入者,不僅僅對于他本人、對于他背后的團隊來說都是極具挑戰性的。當被問及是否會給團隊設定目標時,周鴻祎表示沒有,“因為你提目標要現實。你提不現實的目標,最后大家做不到,那大家就放棄了”。
談海外市場|先把國內的基礎打扎實
面對越發飽和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小米、華為、聯想、OPPO、魅族等國內廠商早已將目光投向潛力巨大的印度市場。有媒體向周鴻祎提問有沒有考慮過讓奇酷也進軍印度,他回應道還是先把國內的基礎打扎實。
手機行業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也很難有常勝將軍。從MOTO到諾基亞,到愛立信,到蘋果三星,昔日如日中天的手機廠商也會有墮落的時候。周鴻祎說,“如果滿大街都是一款,可能我就不一定要跟別人一樣,我就要有個性。”
談花旗小妹|不知道是誰編的
“中華酷聯”(指的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是中國智能手機上個時代的代表,但是雙十一剛過,就出現了個新名詞“花旗小妹”(指的是華為、奇酷大神、小米、魅族)。
周鴻祎對媒體表示對于“花旗小妹”的說法,不知道是誰編的,但是他覺得那四個字組起來挺拗嘴的,并不像之前的“中華酷聯”那么瑯瑯上口。
談股權激勵|特別不會籠絡人
周鴻祎在談到發紅包時很有感觸,“我特別不會籠絡別人。有些老板很聰明時不時給個紅包大家拿幾千塊錢員工特開心,我覺得你給幾千塊錢換得員工開心,但是你不解決人家實際問題。要解決人家實際問題,給人家股票期權,360公司上市以后,在公司幾年的員工可以過上財務上比較舒心的生活。但是發股票可能大家沒啥感覺”。
今年2月份時,周鴻祎曝光了360的海豹突擊隊計劃,號稱要做最好的手機。并在當時的演講中表示,“跟著我老周干有肉吃,如果幾年以后大家還租房住,那就是我的恥辱!”
談紅衣大炮|別人別招惹我
最近“紅衣大炮”貌似“消停”了不少,很少見他“噴人”。在出席活動時,也多次出現“看好小米,華為也是挺不錯的、挺好的”這類的語句,這不禁讓媒體感到很意外。眾人的感覺是老周做了手機之后,態度變的溫和了許多。
周鴻祎解釋道:“我的性格沒有變化,我從來不主動罵人,別人別招惹我。可能跟年齡有關系吧,可能年齡大了心會變得柔軟一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確實我們公關部也很辛苦,我們法務部也很辛苦,這兩個部門在我每次出來之前跟我說,懇請周總嘴下留情。”
下附周鴻祎與媒體對話實錄:
【媒體】大神在海外市場,比如在印度那邊有布局了,您有沒有考慮過奇酷也進軍市場?360 OS系統有沒有考慮過國外用戶是否能接受?
【周鴻祎】我早上講了手機市場是血海市場,現在在這個市場里玩的玩家,都不是說你要有多少錢,你要第一年賠多少億的膽量才能玩。在這種情況下,產品上現在大家都比較同質化,如果在產品上沒有創新,如果沒有自己獨到的顛覆性東西,短期內速勝,我覺得是不現實的。所以要做手機,把它做成資本上投機的事情我認為不應該做,一定是賠錢的。
我們今年做手機,第一年還是要打下基礎,我認為未來一年都會是高度同質化的時候,軟件是核心,所以360 OS很重要。但是360 OS現在也取得了初步的口碑,比如最輕快、不卡慢,但是我覺得還有很多創新點還沒來得及做。
第一年最重要的,我認為有品牌、有口碑最重要。就跟當年的魅族一樣,魅族去年的量不大,但是從做MP3開始,積累了比較強的品牌和粉絲之后,一發力,就容易突破。原來中華酷聯他們都是靠跟運營商合作,通過渠道,好像能放很多量,但是一旦形勢一轉,這種量在一夜之間就能讓你灰飛煙滅。所以按銷售額、銷售量只是從一個維度的參考。那今天我們進來,算是市場上比較晚的進入者,短期內你說別人都是接近幾千萬、上億的量,你說短期內在量上實現超越,我覺得那不現實,我們也不搞“大躍進”。你哪怕賣了1億臺及但是那1億臺都沒有口碑,用戶抱怨很多。我哪怕賣500萬臺,這500萬是你的5%,但是我未來口碑起來,那我就有很好的預期。
我記得小米在五年前出道的時候,我是他的鼓吹者,我當時提醒中華酷聯,我說你們要注意小米,要警惕這種模式,當時小米根本沒有市場占有率,我說現在你在人們心目中的占有率才是最重要的,人們會不會提到你、會不會關注你。
我真的沒有給團隊提目標,因為你提目標要現實。你提不現實的目標,最后大家做不到,那大家就放棄了。所以現在我更多還是堅信說,我們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也有足夠的用戶群。我最近跟京東、跟天貓,我跟很多手機經銷商談,包括我最近還跟一些做營銷的公司談,我發現談到最后這些人都拿我梳理的例子,大家說營銷渠道都是術,產品力還是王道。就是你一定要相信今天在這個信息慢慢越來越對稱的時代,今天如果你產品不行,老是妄圖通過一些技巧,這是不可能的。
這次我們這款1999元旗艦機,應該說價格不算低的,在799元、699元大行其道的時候,那我們這個旗艦賣得這么好。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做手機其實兩個階段,今天行業里大部分人都過于執迷于到處吹牛,叫“我的手機值得買”,大家都在說我的手機好,這是第一階段。我認為一個手機能不能成功,就是第二階段,用戶買了之后用戶覺得買得值。所以第一年就是我們產品打基礎特別重要,特別是你的產品品牌調性。
至于你說印度,至少我是覺得現在從奇酷來講,我還是覺得現在先把國內基礎打扎實。你還要相信一句話,今天手機市場說牛也牛,它是每個人的剛需。比如今天說其他產品是可買可不買,手機是一定要有。但是反過來說,今天就算小米號稱有1億用戶,那當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不也如日中天嗎?手機是時尚用品、個人用品,我不能說是快銷品,但是一年換一次。所以你今天賣出去的1億部手機,不等于你未來還能賣出1億部手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滿大街都是一款手機,可能我就不一定要跟別人一樣,我就要有個性。而且手機里的各種科技技術在發展,所以這里面還是有很多彎道超車的機會,換手機大家還是換得比較頻繁的。說白了,像路由器,你買一個放在家里,放在墻角,我經常開玩笑說,只要不爆炸,還能上網,你就不會動它。電視你多久換一次?哪怕新出來的4K,只要你電視還可以看,你也不一定會換。手機不是這樣,手機的速度在加快,而且現在消費在升級。
現在凡是市場領先者他們就墮落到原來那個時候說,我們有多少市場占有率;還有人說,手機我看未來五年不會變了,就這樣子。說這些話者,都是市場既得利益者,但是說這種話的人往往守不住這個市場。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