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持續之際,國內互聯網聯合創業平臺——星河互聯近期推出“聯合創業之暖冬計劃”,宣稱為遭遇困難但仍堅持創業的團隊,首批提供5億資金支持,聯合創業,共度寒冬。
除資金支持外,星河互聯稱還要為創業團隊提供復盤、優化商業模式、技術支持、人才服務、資源整合等一系列支持,希望能幫助身處困境中的優秀創業團隊找對方向,重新出發。
星河互聯創始人兼董事長徐茂棟,是橫跨互聯網及傳統行業的連續創業者,已創業20多年。
徐茂棟曾先后創辦過齊魯超市、凱威點告、百分通聯等企業,09年他搭建了星河互聯這一創業平臺,主導、聯合或參與創建的企業包括窩窩、艾格拉斯、微網、小能科技、云縱、鍋否等100多家互聯網公司,涉及O2O及電商、數字娛樂、智能設備、移動醫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農業等10多個領域。
根據星河互聯的官方說法,其模式是在國內首次把聯合創始人機構化,利用自身技術與資源優勢規模化創建互聯網企業,并逐步通過這些企業形成一個成熟、完善的互聯網生態系統。
幫助企業從“0”到“1”
互聯網企業最難的階段是從“0”到“1”,而星河互聯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企業實現從“0”到“1”。
徐茂棟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星河互聯主打的是互聯網聯合創業平臺模式,即通過快速發明、發現和識別互聯網領域處于早期階段的優秀創意和模式,以聯合創始人身份確保每個可商業化項目創建獨立業務主體,并與一流的創業團隊相匹配,快速啟動項目。
星河互聯還能分擔創業公司包括項目、資金、戰略、融資、技術難點在內的各種“高難度、低頻次”工作,降低創業公司面臨的外部挑戰,協助其渡過從“0”到“1”這一前期階段。
“互聯網創業團隊往往年齡結構、知識結構類似,有了星河互聯這個聯合創始人,創業公司一開始就有了戰略高度、商業模式規劃、融資、上市及重組安排等核心能力,而這些能力在企業初期發展階段是很難形成或具備的。”
徐茂棟指出,星河互聯的原則是,承擔聯合創始人的工作,但不領薪酬,只幫忙不添亂。
艾格拉斯是星河互聯的聯合創業平臺上的成功案例之一,這家公司2015年1月份以高達25億元的估值與A股上市公司巨龍管業完成并購重組,一度成為兩市最大牛股。
星河互聯如何發掘艾格拉斯?徐茂棟透露,當初覺得手游是趨勢,就在市場上尋找合作團隊,正好王雙義當時也有相關行業經驗和創業計劃,雙方隨即一拍即合,徐茂棟為艾格拉斯提供啟動資金,幾年以后,艾格拉斯成功完成與巨龍管業的重大資產重組。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星河互聯已逐步發展到現在并行18個事業群,搭建了具有創業營、研究院、早期投資、創業基地、產品中心、研發中心的核心創建平臺。
徐茂棟說,成功互聯網創業者值得敬佩,但不要神話。互聯網創業從創意開始,到產品研發、運營、融資,IPO或并購重組環節,都能模塊化,星河互聯平臺能幫助創業者處理這些環節。
如融資這類工作,對于時間點把握有極高要求,需要決策者對資本市場動態及趨勢具有極高的敏感度,專業性極強,一般創業團隊一生也經歷不到幾次,很難積累足夠的專業技能。
星河互聯則不同,其連接著眾多的投資機構,可以很快幫助創業者找到合適的投資人。
在產品研發方面,星河互聯的產品中心和研發中心則有大量互聯網人才,能研發可分享、可復用的平臺化、模塊化產品,幫助創業公司降低研發費用、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搶得先機。
徐茂棟還談及星河互聯與VC、PE機構的最大區別,稱VC、PE是游牧模式,像獵人一樣是上山打兔子,大量依賴外部環境,風險和成本都相對較高,投資完成后,大部分創投僅能夠提供少量的管理和資本支持,難以真正為企業提供全面綜合價值服務。
星河互聯則是農耕模式,自己圈養兔子,更有主動權。星河互聯商業流程主要包括模式創建、團隊匹配、公司設立、提供專業管理、技術服務等環節,為創業者打造拎包入住式創業環境。
資料顯示,星河互聯的團隊成員基本來自公司一線,董事長徐茂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CEO傅淼曾為Gateway、佳能、聯想、華為等全球多家大型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星河互聯O2O事業部總經理張志成曾在O2O行業擔任過多年的高管,互聯網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關嶼曾在傳統餐飲、飯統網、窩窩餐飲事業部有過10多年工作經歷,互聯網農業事業部總經理吳威則是在互聯網農業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創業者。
100家公司相互構建生態
星河互聯聯合創業平臺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創業門檻,當前,其創建項目的方式主要有四種。
一是引入創建,將國際領先模式本土化,星河互聯有專門的團隊負責研究、搜尋全球優秀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并研究這些模式在中國的本土化機會;
二是生態創建,基于星河互聯體系內已獲得行業領先地位的公司,進一步培育出新的項目,相互協同形成生態圈;
三是聯合創建,與其他優秀公司共同創建新的項目。星河利用資源、人脈、經驗和資金與更多的傳統公司或互聯網公司,共同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共建新型的互聯網公司;
四是社會化創建,與優秀的人才共同創建、共同發展,提供寬松環境和多種合作方式,讓更多社會精英以靈活方式與星河互聯共同創業,把更多社會創意轉化為生產力。
就在最近,一群湖北籍傳統企業的人士醞釀做一個互聯網品牌“沔陽三蒸”,但苦于沒團隊和互聯網經驗。徐茂棟得知這個項目的背景后,表示很感興趣,星河互聯也愿意去接洽。
徐茂棟指出,這個項目要做得互聯網化,“‘沔陽三蒸’可以做成中國首創的移動蒸車互聯網餐飲品牌,再把中國地方傳統文化和精髓吸收進來,進一步改良,在互聯網時代會很有機會。”
星河互聯甚至可以幫助組建“沔陽三蒸”的團隊,原因是,星河互聯數據庫有20多萬的互聯網人才,星河互聯能按項目匹配,可以在5、6支團隊中競爭出優秀者,來完成這一使命。
徐茂棟還談及一個創業者融資的事。這個創業者花費了2個月時間,前后見了30家投資人,共做了三項融資,但一直沒有交割,徐茂棟說,這么好的項目在星河互聯2個星期就能做完。
“為什么?因為FA(財務顧問)不見得全是專業的。我們游走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所以和投資人相比,我們最懂創業者,和創業者相比,我們最懂投資人”
徐茂棟對騰訊科技表示,創業模塊分解后會很多模塊能通用,單個創業者獨立運作勞神費力,但通過星河互聯這類聯合創業平臺能專業化支持,產品推出后,兄弟公司還能當“小白鼠”。
緱斌濤曾任MSN中國業務拓展總監,后被徐茂棟請來擔任星河互聯旗下大數據公司小能科技CEO,2010年時一度發不出工資,徐茂棟個人借錢給公司發工資。
在小能科技度過艱難時光后,徐茂棟又讓小能科技與當時已有幾千萬用戶的窩窩達成合作,促進小能優化了其客服大數據系統,推薦結果綜合考慮了用戶的各種情況。
試錯3年后,小能軟件系統在電商中小有名氣,服務的客服包括海爾商城、唯品會 、樂蜂網等多家企業。2014年,小能科技獲來自軟銀賽富的千萬美元級投資,目前,估值超10個億。
目前星河互聯平臺上這100家公司,既獨立又關聯,逐漸形成生態,就像自成一體的“星系”。
比如在O2O方面,目前,星河互聯平臺上有打通了餐飲酒店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互聯網平臺眾美窩窩;有集美食、娛樂、購物等體驗和配送為一體的食樂淘電商基地;
星河旗下不光有幫助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有轉型、升級和互聯網化的O2O一站式服務平臺云縱;也有基于場景O2O精準互動營銷平臺蜂巢天下,還有鍋否、我家大廚、唇味等互聯網餐飲公司。
網絡實體融合是互聯網未來趨勢
當前很多投資人并不看好O2O項目,紅杉資本中國合伙人沈南鵬近日就表示,最近1年沒有投資過任何O2O項目。徐茂棟今年8月也曾表示,明年或將迎來O2O公司倒閉潮。
徐茂棟是真不看好O2O?對此,徐茂棟對騰訊科技表示,并非是自己真不看好O2O,而是中國的O2O改變了,不再是簡單的Online To Offline,也不是簡單的Offline To Online。
O2O在中國正在和網絡實體融合,分不清楚線上和線下,單純的O2O按摩、洗腳項目太淺,創新性不夠,所謂O2O是要為互聯網的用戶專門設計產品。
“在我們看來,一些O2O的創業者把創業的項目稍微轉向,稍微改造,就有機會成為網絡實體融合的項目,而不是簡單的從線上往線下導用戶,那是傳統意義的O2O。”
徐茂棟說,星河互聯之所以推出暖冬計劃,并非是星河一定能把創業者要死的項目救活,而是希望幫助優秀創業者找對方向,比如把項目進行改造、升級,成為網絡實體融合項目,成為適合創業者自己的項目。
“創業者失敗教訓比成功經驗要珍貴得多,我們特別偏愛那些失敗過一次、兩次的創業者。”
星河互聯過去幾年的項目也有很多餐飲O2O企業,其中包括我家大廚、鍋否等。關注這個領域,一方面是基于窩窩過去在餐飲行業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是行業大趨勢。
徐茂棟對騰訊科技表示,互聯網深度變革傳統產業,餐飲行業會與互聯網有更深入結合,中餐互聯網化會大有所為。原因在于,餐飲行業高頻,場景一致,堂食、外賣都是標準模式。
徐茂棟說,中國餐飲企業一年有三萬億的市場,外國人對中國印象最深的也一定是中餐,中國的文化和餐飲文化也永遠連到一起的。而世界五百強沒有一家是做中餐的,這是不正常的。
當前現狀是,最大一家中餐館占中國餐飲業總額的千分之三,不到一百億,中餐市場高度分散、顆粒化,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形成專業化、規模化、連鎖化,這是傳統餐飲業面臨的問題。
“高度分散意味著進化的空間很低,意味著專業化、規模化、連鎖化、IT化的程度很差,對上游和下游不能形成足夠的議價能力,都不能形成足夠的統一品牌認知。”
徐茂棟對騰訊科技表示,任何產業要回到寡頭上來,才是很高的進化層級。當互聯網餐飲企業起來后,基本沒有區域限制,每個城市都可以做,可能會根本上改變中國餐飲業現狀。
“當然,中國餐飲業現狀不同于美國,美國餐飲業是經過充分市場競爭和并購重組,實現了專業化、規模化和連鎖化的,而中國這一演變過程可能要被縮短。”
徐茂棟說,互聯網的新模式是新技術進場,直接跳過傳統實體門店的連鎖化,進入互聯網化,互聯網化比普通的IT化還高一層級,使得中國互聯網餐飲至少出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聯合創業或成未來組織創新的新趨勢
專心做星河互聯的徐茂棟今年一個很大改變是,不再太多過問日常運營,更多關注公司戰略層面的事情。“過去我還喜歡兼一個董事長,幫助創業者,現在我基本上只做‘聯合創始人’。”
即將登陸新三板的移動營銷平臺服務商微網,也是徐茂棟創建的企業,徐茂棟一直十分看好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于是找來自己的好友張福連擔任CEO,徐茂棟則兼任了幾年的董事長。
目前微網是福布斯評選出的中國非上市100強企業,京東、國美(微博)、蘇寧等電商,以及寶潔等世界500強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客戶都是他們的長期客戶。
星河互聯的做法是,每創建一個新產品、新項目,就會成立一個獨立法人,且把實際控制權讓給創業團隊管理層。在全社會海選一流團隊運作,人才可選范圍更大。
讓創業團隊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具體經營者,是對創業團隊的賦能,能保持創業團隊的激情與動力,同時能使星河互聯得以從具體的業務經營中脫離出來,將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業務模式的創建、發現以及創業服務之中。
徐茂棟說,創業團隊與星河互聯通過有序分工、靈活配合,形成有機的聯合創始機制,使公司能夠快速發展,并實現價值的提升。
“不應該把星河互聯歸類到VC/PE里去,星河互聯跟互聯網集團很像,這方面谷歌(微博)已有類似的架構,谷歌8月份剛成立了一家叫Alphabet的傘形結構母公司。”
徐茂棟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實在太快,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顛覆,再牛的產品也會有一個生命周期,單一產品的企業不僅風險大,而且不利于創新。
“成立Alphabet,讓旗下各個項目獨立發展,能推動更多瘋狂的想法或者不大可能實現的項目,將更多激進的解決方案和突破性的技術提升到與 Google Search 和 Android 同樣的水平高度。”徐茂棟說,只有不斷創新并保持快速發展,Google這個公司才可以永世傳承。
如今,星河互聯的18個事業群,采用矩陣結構,橫向有O2O、智能設備、大數據、媒體社交、物聯網等事業群,同時還有縱向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健康、互聯網醫療、互聯網農業等事業群。
“這18個事業群的使命是,要用互聯網去變革傳統產業,用互聯網去解決今天中國的傳統產業存在的痛點。互聯網在中國扮演的角色是革命和再造。”徐茂棟說。
星河互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平臺在承擔聯合創始人的工作。這個平臺連接著創業團隊與公司資源,共同培育互聯網創業項目,平臺本身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與開放性。
據悉,星河互聯很快會在美國和印度設分支,未來的3-5年,希望成為超過1000個互聯網創業團隊的“聯合創始人”。星河互聯則可以通過聯合創業的模式規模化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