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來說,2015年是一個充滿變數與轉折的年份。今年大多數時候,他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游離在地產圈、公益圈,乃至娛樂圈的邊緣。而在接近年底的時候,一場來自險資的野蠻入侵,讓他重回地產圈的視線。一次發聲、一封戰書,讓我們在這個劇烈變動的2015,又看到了已不多見的理想主義光芒。
頒獎詞
對于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來說,2015年是一個充滿變數與轉折的年份。今年大多數時候,他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游離在地產圈、公益圈,乃至娛樂圈的邊緣。而在接近年底的時候,一場來自險資的野蠻入侵,讓他重回地產圈的視線。一次發聲、一封戰書,讓我們在這個劇烈變動的2015,又看到了已不多見的理想主義光芒。
面對野蠻人,迎來新起點
今年已經60余歲的王石身材瘦削,精神矍鑠,頭發胡須略顯灰白。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在今年大部分時間出現在媒體上時都同房地產行業沒有太多的直接聯系。直到今年年底,當野蠻人來勢洶洶地叩門時,他又一次作為萬科的締造者走向臺前的時候,人們才發現:時光并沒有消磨掉他當年的意氣,王石依然是當年的那個王石,他締造一個規范、透明的現代企業的理想從始至終沒有變過。
在今年7月、11月底、12月初,寶能系曾連續舉牌持續增持手中的萬科股票,如今已拿下萬科近22.5%的股份,王石所一手締造的萬科也面臨著自“君萬之爭”以來最大的危機。面對著不斷進逼的“野蠻人”王石曾先后兩次發聲。第一次呼吁險資尊重萬科文化和價值觀,而第二次則是干脆地宣戰,讓整個行業都看到了他捍衛萬科價值觀的堅決態度。
“誰是萬科的股東,萬科是不可能一一選擇的,但誰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萬科是應該去引導的。”王石在年底時表示,萬科這么多年,就是靠制度、團隊才走到了今天,寶能系可以通過大舉借債,強買股份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甚至實現私有化。但這可能毀掉萬科最具價值的品牌信用。
求新求變,不能不擇手段
2015年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一個變革之年,產品、理念、資本的跨界流動正在成為這個行業的常態。也正因為如此,寶能對于萬科的收購才引起了行業內的巨大關注,也是今年險資大舉收購上市房企的代表。
不過對此,王石認為不論在什么樣的時代,信用體系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都是最重要的。王石說:“萬科曾經是一家小公司,從多元化到專業化再到城市配套服務商,一路發展起來。我們也有野蠻生長的那個階段,但是我們潔身自好,堅持絕對的底線游戲。”
對他來講,在面臨這樣一個劇變的時刻,能夠依靠的除了資本的力量可能更多的還是萬科這些年來所積累的品牌力量,以及萬科員工、中小股東們對于萬科價值觀的認可。在12月17日一次萬科公司的內部講話上,王石談到:“我們的信譽靠什么維持的?就是靠我們的團隊,靠我們的員工。我們為客戶、為社會上各方面利益相關者提供產品服務,我們不是十全十美,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們應該把股權上的變化當做對我們的鞭策,我們把事情做到更好。”
也許,對王石來說,他理想中的萬科已不僅僅是提供產品和服務,也是一支推動社會積極健康的力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