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上的玉帶橋歷史久遠,橋上重檐四角亭飛動有勢。千百年來,“玉帶晴虹”點綴著小橋流水的江南風光。
隨著杭州牽手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玉帶橋也作為原型,繪成峰會會標,從江南一景走入世界視野。
風雨飄搖的過去,它是擺渡到彼岸的一段路。大國崛起的今天,它是一座連接中國與世界、歷史與未來之橋,一座連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實現合作共贏之橋。
G20遇見中國,這是爬坡過坎的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的必然選擇,也是一個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大國走向復興的必經之路。
潮平岸闊的錢塘江見證歷史時刻。細節里,有國際關系的風云激蕩,有世界經濟的靜水深流。翻開習近平主席夙興夜寐的日程:多邊活動成果斐然;雙邊會晤密集緊湊,峰會期間他出席了33場雙邊會談會見并同其他來賓接觸交流,轉場精確到了分鐘,每日披星戴月。
聚焦習近平主席的“G20時間”,追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壯麗篇章的徐徐鋪展,世界感知著中國——
感知著中國的道路自信。細讀杭州峰會公報,和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高度契合。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發展的方法論啟示,為破解世界難題提供了中國經驗。
感知著中國的理論自信。“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中國方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折射出中國發展符合而且引領世界經濟潮流,中國正從全球治理的參與者變為引領者。
感知著中國的制度自信。行勝于言,杭州峰會標注了G20發展史上的“豐收之年”。將共識轉化為行動,將成果落到實處,中國引領前行,一再佐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感知著中國的文化自信。杭州城內綻放的文化元素,采擷于流淌了五千年沒有斷流的中華文明之河。全球治理凝聚更多共識,需要尋求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自信是一個大國的姿態。從睜開眼看世界,到叩開世界的大門,再到逐步融入世界,直至向世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一步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站在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遷的路口,習近平主席的“G20時間”,留下的不僅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出路,也有世界對這個古老國家的新認識,更有世界走向未來的新力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