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在接受搜狐視頻采訪時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感悟。他說,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的,適合創業的人有一些特質的。我認為必須有一些特質而且很多特質是天生的
其實創業是一種心態,如果你在去負責一件事情,并且你認為這攤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就要把它做到極致的話,這種心態是一種創業心態。
我認為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一點點的運氣,沒有運氣的話很難成功,最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運氣比較好的人
創業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有人就喜歡創業這種生活方式,所以他就去創業了。
以下是他的觀點整理:
創業不可能被指南
對于幾乎所有的人來講,創業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整個創業過程中你企業的各個階段碰到的所有問題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都是第一次碰到。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面我參與創辦了六家企業,里面有很多的經驗有很多的教訓。對于新的創業者來講,你事先知道前面的路上可能哪個地方有個彎、哪個地方繞一下、哪個地方有石頭,會有所幫助。創業不是指南,沒有說可以指導你怎樣怎樣的。創業是不可以指南的,每個人的創業都是不同的,所有的路都需要你自己去走,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都你自己去走。
創業環境已經改變
(創業)環境差別了很大,過去十幾年下來有幾個差別是不一樣的。第一,現在的創業不僅僅是創業者來創業,各種各樣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他們也在參與到創業里面,如果說20年前大家都是拿自己的一些積蓄或者自己跟親朋好友借的錢創業,現在所有的創業已經有各種各樣的資本深度介入,這是第一個差別。
第二個差別,現在大家對于整個創業成功的渴望,對于這種速度這種希望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在十幾年前的時候,我認為我們當時心里想的可能是我用五年十年十五年的時間把我的企業做到一個什么樣的規模,現在的創業者上來就想我能不能用三年五年的時間就把我的企業做上市,大家對于整個企業發展速度的期望比以前大大提升,這里面有好有壞。
職業即創業
主持人:現在想創業滿地都是,但是能付諸行動開始創業的人少了很多。您是87級,北大經管系,91年畢業。印象里您畢業前十年也是在企業里面從基層打工仔一直做到副總,之后才出來創業。當時在企業已經做到很成功的狀態。當時是什么動因讓您能夠舍得既有的,下定決心自己創業?
(孫陶然在畢業前十年,他是從一個基層打工仔做到副總再出來創業)我從來沒有認為我打工過,我認為其實從工作的第一天起自己就在創業。
其實創業分兩種,一種是形式上你自己開辦一個企業或者你跟很多人一起開辦一個企業,我們一般把這個理解為創業。
另外一個層面,其實創業是一種心態,如果你在去負責一件事情,并且你認為這攤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就要把它做到極致的話,這種心態是一種創業心態。前兩天我去參加藍色光標的年會,其中一個小伙子講得非常好,他說我沒有在為任何人打工,我在這個公司打工有一個夢想,之所以今天所有人在一個辦公室,因為我們所有人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我認為他的這種心態就是一種創業的心態,
我當年大學畢業之后我進入到第一家公司,很快我就獨立去負責其中的一個部門,又很快就去獨立負責下面一個子公司。雖然那個時候從股份上來講我并不擁有那個公司的股份,但是我認為我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是一個創業者的心態,我就認為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要像對待自己的事情一樣全心投入做到最好。在我的概念里面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打過工,雖然在最初的三年五年里面我并不擁有任何我做的那家公司的股份,當然后來我們組建新的公司包括做改造,我們就都成為了股東。
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的,適合創業的人有一些特質的。我認為必須有一些特質而且很多特質是天生的。比如說要去創業,你首先必須是一個勝任的領導者,如果你不勝任Leader(編者注:領導者)這個職位,你更不會勝任一個創業者的職業。在這個前提之下它還對你非常多的考驗,比如你的耐力、你的戰略眼光、你的胸懷,所有這些因素其實最后是解決一個問題。因為創業是帶著一群未知的人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創業在前面的路上所有的情況都是不可預見的,需要你不斷在前進中調整不斷去隨機應變,這個時候你的判斷力、你的決斷力、你的執行力這些因素非常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