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重申了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政策。但是,對于堅守18億畝耕地面積的政策,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此前,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就曾反對堅守 18億畝耕地紅線,并強調用好每一塊土地,解決土地緊張。
茅于軾直指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認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沒有必要。相反,堅守耕地面積,土地用途轉換需要審批,才會導致尋租機會的出現,妨礙了土地的合理使用。
茅于軾表示,一般人都認為,土地越多,勞動越多,糧食也越多,但事實并不是如此。“1950年我國人口5.3億,現在13.4億,增加了1.5倍。人均糧食消費增加60%。所以糧食消費量(也就是生產量)增加了3倍。可是耕地減少9%,種糧的勞動減了一半都不止,大部分農民都進城打工去了。”畝產量的增加,保障了我國糧食供應,而非耕地面積在其中起作用。
茅于軾認為,解決土地緊張的方法是用好每一塊土地。他說:“劃一條紅線恰好妨礙了土地的合理使用,加劇了土地的緊張。”茅于軾表示,讓市場來作決定才能真正用好每一塊土地,而不是讓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這個非市場的命令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