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消息,外媒近日刊文稱,盡管中國政府正日益推出更多措施來提振住房銷售量,但住房市場的滑坡形勢仍在不斷加深,從而加重了有關中國經濟健康性的擔憂情緒。
在最近幾個星期中,從北方的天津到南方的南京等中國各大城市都已放寬了針對住房購買和抵押貸款活動的政府限制性措施。此外,中央政府也在本月鼓勵銀行提高貸款量,試圖幫助中國住房市場實現復蘇。當局希望扭轉住房市場的滑坡形勢,這種形勢已經導致今年前四個月時間里的全國住房銷售額同比下降了9.9%。同期,中國的新屋建筑開工率也同比大幅下降了24.5%。
外媒稱,當局希望能吸引潛在購房者重返市場,比如說29歲的寧波品牌顧問葉正偉(音譯)。但可惜的是,葉正偉并未“上鉤”。
“哪怕政府放寬限制,我也不會再買一套房子了。”葉正偉說道,他在2012年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套公寓房,單價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4萬元(約合2250美元)。而在今天,開發商正在以較這一價格低25%的單價出售可比住房。“我是(住房)供應過剩的犧牲者。”葉正偉這樣說道。
市場觀察人士正在等待5月份的相關數據,以便觀察住房市場的滑坡形勢是有所加深,還是顯示出緩和的跡象。預計數據提供商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將在本周末公布100個中國城市的5月份房價數據。
目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正面臨著一種消費者觀點所帶來的壓力:中國的不動產價格已經見頂。在這種觀點的支持下,潛在購房者正在推遲買房時間。在過去三年時間里,29歲的寧波市公務員Summer Fan一直都在嘗試出售她名下的一套兩居室投資房產,以便為她三歲的兒子購買一套靠近一所好學校的新公寓房。
“我上一次收到的報價是人民幣80萬元”,那是在將近一年以前,她說道,“我很后悔當時沒賣掉。現在我的希望就是,市場能趕緊復蘇。”
專家指出,除了消費者情緒以外,長期因素也是導致住房市場滑坡的原因之一。專家稱,在除了北京和上海等最富裕城市以外的很多市場上,都存在著住房建筑量過剩的現象;此外,個人收入以及整體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也起到了很大影響。在2013年中,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增長了9.7%,相比之下2012年為增長12.6%。
“與2008年和2011年相比,這一次的(住房市場)滑坡形勢更加嚴峻。”巴克萊銀行分析師Alvin Wong說道。
對于增長速度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來說,不動產市場的疲弱表現是一種嚴重的威脅,原因是這個行業與其他許多行業之間都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如鋼鐵、水泥和家用電器等。分析師稱,房產相關投資對中國GDP總額作出的直接貢獻為12%;如果算上支付給建筑工人的工資以及來自于相關行業的產值等其他項目,則這一比例將會超過20%。
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已經表達了對當前市場狀況的擔憂情緒。本周早些時候,中國國內媒體援引了房地產大亨潘石屹在一個論壇上發表的言論,他在這個論壇上將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比作了泰坦尼克號。身為SOHO中國董事長的潘石屹隨后在微博上寫道,他在參加這個論壇時不知道有記者到場。
其他一些房地產相關人士則正試圖安撫人心。中國萬科集團(萬科藍山 萬科幸福匯)的董事會秘書譚華杰在本周召開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今年中國的平均房價將會保持穩定。”按營收計算,萬科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
譚華杰說道,他預計房價和房產銷售量的壓力來自于小型城市的供應過剩狀況,并預計某些房地產開發商將會減少住房建筑量。“與2012年時的水平相比,2014年截至目前為止的銷售量還是有所增長的,因此情況并沒有那么糟糕。”他說道。
對中國政府來說,可刺激不動產市場的措施包括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或調低利息等,前一種方式的目的是提高可用于借貸活動的資金量,從而起到放寬信貸的作用。但是,中央政府不太愿意出臺如此廣泛的措施,原因是擔心寬松的信貸狀況很可能會刺激開發商營建過多的住房,從而重蹈覆轍。
銀行家和分析師指出,盡管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推出了一些刺激性措施,但大多數商業銀行都不愿意面向購房者打開抵押貸款的“龍頭”。“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提供那樣的‘窗口指導’,恰恰就意味著(住房市場確實)存在問題。”中國農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說道。“今時今日,你會從商業銀行本地分行中聽到的話是:‘我們不覺得房產還值那么多錢。’”
中國政府在大約四年以前實施了住房市場限制性措施,原因是擔心急劇上升的住房價格會導致普通家庭不得不退出市場,從而激起社會矛盾。這種限制性措施所帶來的結果是,地方政府限制消費者購買多套住房,而銀行則對面向房地產開發商和部分購房者的貸款活動實施了控制。
而在今天,許多地方正在撤回這種限制性措施。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取消了限購政策,如南京市和無錫市以及天津市下轄的一個區等;而在營口市和銅陵市,買房者可以享受減稅優惠政策。
但是,地方政府官員也仍面臨著限制。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說道,各個城市將有更大余地來進行政策微調,但仍將有責任確保“有序的”市場。“我不認為地方政府將被允許逆轉住房限購政策。”他說道。
在廣西省的省會南寧市,不動產中介機構稱當地政府所作出的一項政策改變沒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提振需求或拉升價格的作用。根據南寧市調整后的政策,如果外地人在該市買房,那么就可獲得本地居民身份。
而據當地媒體報道稱,寧波市政府在今年5月份要求房地產開發商不要采取大幅降價的措施,原因是擔心此舉可能會損害土地價值和該市的聲譽。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寧波市政府官員稱,可能會對政府限購政策進行微調,但不會作出書面承諾。寧波市住房和城市發展委員會并未對此作出回應。
據官方數據顯示,寧波市4月份的平均房價與3月份相比下降了0.2%,這是自2012年10月份以來該市房價首次出現環比下降。而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時間里的住房銷售量下降了30%。
有些房地產中介機構稱,它們很懷念2011年時的住房市場滑坡。在當時,很多買房者都將市場的滑坡視為買入機會,因此紛紛接洽中介機構,想要繞過限購政策購買第二套或第三套房。但在今天卻已“沒有這樣的要求”,寧波市的房產銷售中介人黃恒(音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