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近600萬港元
東莞玩具生產商合俊的倒閉,原因眾說紛紜,但其所在的玩具代加工行業正處于不景氣,則是不爭的事實。
據《理財周報》報道,早在合俊倒閉前,李嘉誠所控制的和記港陸(0715.HK)在2007年底開始陸續轉讓其所持有的玩具實業資產。港交所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12月和記港陸以1500萬港元的代價轉讓其所持有的中山國際玩具81%的股權,2008年9月30日和記港陸再次以3645萬港元代價轉讓其所持有的東莞冠越81%的股權。
兩筆交易,和記港陸估計總共虧損近600萬港元。
拋售東莞冠越
虧近80萬港元
據和記港陸估計,出售東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簡稱東莞冠越)81%的股權,估計虧損近80萬港元。
據東莞統計年鑒顯示,東莞冠越是和記港陸于1995年12月投資興辦的大型玩具企業,其時和記港陸投入近1.2億港元,總投資近1.5億港元,廠房建筑面積達6.8萬平方米。
據港交所公開資料,和記港陸的實際控制人為和記黃埔李嘉誠,其個人持有71%股權。此次轉讓后,李嘉誠所持有的東莞冠越股份將由100%降至19%,東莞冠越不再為和記港陸旗下的附屬子公司。此次交易的買方為produzioni editoriali aprile pea S.P.A,為一在意大利注冊的公司。
目前東莞冠越員工及部分管理人員均不知曉股權出售事宜,東莞冠越的生產仍在正常進行。
售中山國際玩具
虧損500萬港元
追溯和記港陸此前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早在去年年底,和記港陸曾以出售東莞冠越類似的方式脫手所控制的另一家玩具公司。
2007年12月21日,和記港陸發布公告稱,將以近1500萬港元的價格,向Peace Industrial Limited 出售其所持有的Grindleford的81%的股權,和記港陸占Grindleford的股權將下降至19%。而此筆交易,和記港陸自己估計,虧損近500萬港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Grindleford 資產總值近2000萬港元。
資料顯示,Grindleford主要資產為中山國際玩具有限公司(簡稱中山國際玩具),2005年、2006年分別盈利480萬港元、420萬港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山國際玩具資產近2750萬港元。中山國際玩具始建于1989年,初期投資近億元,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
玩具業務虧損嚴重
剝離不良資產過冬
據和記港陸此前公布的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年報顯示,和記港陸的業務主要由玩具部、地產部和科技采購部組成。其2006年、2007年盈利分別為5161萬港元、3.22億港元。
而從近三年年報來看,玩具部仍然是和記港陸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自2006年開始玩具部就處于虧損狀態。
2006年和記港陸全年營業額為17.345億港元,而2005年該項數據為18.497億港元,同比下降達6%,當年盈利也有上年的4900萬港元,直接跌落至虧損的狀況,2006年和記港陸虧損3120萬港元。2007年,和記港陸營業額和盈利繼續下滑,其中營業額同比去年減少13%,虧損更是擴大至5840萬港元,同比去年增加近87%。
和記港陸公告中表示,玩具制造業務面對挑戰,出售公司余下玩具制造業務符合公司及股東之整體最佳利益。
據了解,和記港陸的玩具業務主要以貼牌為主,“賤賣”東莞冠越和中山國際玩具,實為和記港陸明智的過冬之舉。據兩則公告顯示,兩筆買賣可為和記港陸帶來至少5600萬港元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