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嘯物流老總陳天曉,是一個有著傳奇色彩的企業家。14年前,他白手起家,做起客運生意。14年中,他幾經波折,3次與死神邂逅,面對挫折他都不言放棄。14年后,他從創業之初只擁有一輛中巴車,發展到現在擁有40多輛大貨車,闖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陳天曉今年42歲,屬馬。他說他注定是一匹“勞碌馬”,只有不斷奔跑,闖過一道道坎,才能追趕著陽光抵達草原。陳天曉的心中有萬丈豪情,他喜歡岳飛的《滿江紅》,一如英雄般“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次死里逃生
陳天曉的老家是天臺縣始豐街道黃泥山頭村,這是一個小村子。兒時的陳天曉為了不被人欺負,就跑去習武,練得一身好體魄。大概是受武術的影響,他敢闖敢拼從不服輸。1990年,他在療養院找了份司機的工作。在工作期間,他兢兢業業,得到了領導的賞識。陳天曉身上透出的潛質,當時的院長葉凌波看在眼里,預見到陳天曉今后必有作為。于是,他建議陳天曉出去闖一闖。正好療養院里有一輛面包車,在葉凌波的鼓勵下,1994年他辭去工作包下了這輛車,開始做起了短途客運生意。陳天曉駕駛,妻子售票,每天早上4點鐘出車,到晚上10多點才收工。他發車的時間最早,回來卻最遲,別人一天只能跑2趟,他卻能跑5趟,辛苦的程度不言而喻。
一年下來,夫妻倆每天早出晚歸,就像是不知疲倦的鐵人。錢一點點攢起,第二年陳天曉就買了輛新中巴車。創業的歷程似乎一帆風順,成功離他越來越近。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陳天曉想都不敢去想。1996年的年關將至,長年在外的天臺人如候鳥般往家趕,過年后天臺人又要出門去,客運生意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旺季,只要有車有精力就能掙錢,陳天曉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一天,他和聘請來的駕駛員一起出車去上海,車上坐著一個剛學會開車的朋友。這一路上都很平安,車行至上海市附近,陳天曉感到有些吃力,于是他讓副駕駛員來開,自己坐到一邊去休息。這時,他的朋友躍躍欲試,希望能開一會熱熱手。陳天曉不好拒絕,讓副駕駛員在一旁看著點,自己忐忑不安地睡了。沒想到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中巴車在過一個轉彎時,由于他的朋友沒有經驗,造成車輛失控高速撞上了一個水泥墩。車頭完全變形,副駕駛員和他的朋友嚴重受傷,所幸的是他安然無恙。看著車上受傷的人員,看著被撞毀的新車,陳天曉心頭涼了一截,創業的夢想隨著這一撞變得支離破碎。
“我想我不可能就這樣倒下去,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堅持,只有重新站起來才有希望。”事故后,陳天曉調整心情,借錢買來新車繼續搞客運。屋漏偏逢連夜雨,新車買來開了不到一年又發生事故。次年的臘月廿八,天格外的冷,公路上結上了薄冰,車輪在路面上打滑。這種天氣已經不適合行車了,但看著那些急于回家的旅客,陳天曉決定冒次險。中巴車載著滿車的旅客,在結冰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前行。車行至半路,陳天曉感到有點累,坐在副駕駛位置休息,車交給副駕駛員駕駛。就在他剛睡著不久,意外又一次發生了。中巴車在經過一座橋時失控沖出路面,撞斷護欄飛了出去。陳天曉被一聲巨響驚醒,還沒等反應過來,車已經開始往下墜落,半空中又撞上了橋墩翻了個身,最后車背著地重重砸在河床上。巧的是,陳天曉又一次逃過一劫。他從車里爬出來,渾身沾滿了受傷旅客的鮮血。“隨著車窗玻璃的破碎,我只覺得腦子一片空白。”看著滿車受傷的旅客,陳天曉茫然地站在冰天雪地里,精神完全崩潰了。
這一年春節,陳天曉把自己鎖在房間里沒有出門,獨自一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人一下子老了許多。父親對他說,把駕駛證燒了吧,以后不要再開車了。陳天曉沒有這樣做,“創業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挫折,苦心人天不負,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春節過后,陳天曉四處借錢,又買了一輛中巴車回來。可好景不長,一年后,同樣是在春節期間,同樣出現離奇車禍。臘月廿九,陳天曉接下一筆包車生意,從南京拉一車天臺人回家過春節。半路上,因為錯過了路口,副駕駛員一腳急剎車,緊跟在后面的貨車一頭撞了上來。中巴車完全損毀,再次逃過一劫的陳天曉欲哭無淚。連續三年都發生車禍,這難道是命中注定的?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但陳天曉卻咬著牙堅持了下來。陳天曉的選擇沒有錯,正因為堅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的堅強得到了同行的欽佩和尊敬。
該出手時就出手
成大事者,不僅要有超人的意志,還要有超人的魄力。陳天曉在連續三次車禍后,再也沒有出現過意外,他的車隊迅速壯大,最后發展到13輛,成為當時我縣規模最大的民營客運企業。可就在客運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2002年,陳天曉突然作出一個決定——轉型。原來,陳天曉在經營客運的過程中,還時常關注國家政策走向。為了規范客運行業,國家出臺政策將私人客運進行收編,這也意味著原來那個“占山為王”的時代將不復存在。就在這重要關頭,陳天曉決定放棄正處于鼎盛時期的客運生意。
賣掉車隊后,陳天曉買來一輛小貨車,放著老板不做,重新當起了司機幫人拉貨,這讓很多人都想不通。其實,陳天曉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他是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否正確。當時國家將貨運市場開放,陳天曉馬上捕捉到這個商機,但由于自己對這塊業務并不熟悉,他需要自己去一線調研。通過幫人運貨,陳天曉了解到顧客的需求和貨運市場的前景,為第二次創業積蓄力量。
經過一年的實踐,第二年陳天曉就成立了我縣第一家民營貨運公司,一口氣買來12輛大貨車,大張旗鼓地搞起貨運生意,業務量呈爆發式增長。“一旦認定這個行業有前景,就要把握住機會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可以說當時的擴張帶有很強的侵略性。”短短幾年,陳天曉就將自己的物流網絡覆蓋到整個長三角地區,做到全國聯運、長三角直運、市內快運。在運輸行業的洗牌過程中,陳天曉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搶占市場的先機,牢牢把握住了主動權。
不斷學習創新
陳天曉本是習武出身,能夠經營起一個復雜的物流企業實屬不易。其實,武術是他的其中一個愛好,只要有空,陳天曉就會參加各種培訓“充電”,為后續發展提供動力。從搞客運到做物流,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他都能夠順利克服,管理起企業來顯得游刃有余,這都得益于他不斷的學習。通過學習,他實現了從司機到企業掌門人的成功轉變。
做企業,品牌和企業文化是兩大相輔相成的支柱,陳天曉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對客戶,他要求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對員工,他提出八大宣言:我們信守承諾、我們團結協作、我們刻苦耐勞、我們勤奮上進、我們對客戶負責、我們對公司忠誠、我們對自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這八大宣言貼在辦公樓的入口處,讓每位員工都能看得到。陳天曉在縣域物流行業中闖出了一條路子,獨創的“天嘯模式”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的認可,也受到省、市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天嘯物流先后被列為“現代物流發展重點企業”、“省級重點道路貨運聯系企業”,被省有關部門評為優秀企業和“縣域物流經營的典范”。陳天曉本人也被多次邀請參加各種高峰論壇,并在行業論壇上發表演講。人們對一個白手起家的農民企業家感到吃驚的同時,更多的是欽佩。
為“三個天臺”出力
陳天曉一手打造的天嘯物流,為我縣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我縣企業生產的許多產品,通過天嘯物流不斷地運向全國各地,外地的原料也通過天嘯物流運入我縣,使天臺縣經濟更緊密融入到“長三角”中去。
陳天曉是一名市政協委員,身為企業老總的他不忘時刻關注民生問題,每年他都會向市政協提案,為如何改善社會民生問題獻計獻策。陳天曉還是市臺聯會會長,他不但及時為臺屬排憂解難,還利用各種機會向臺胞宣傳天臺,吸引他們來我縣旅游、投資。在他的努力下,一個由臺胞合資、總投資達600萬美元的項目落戶天臺縣,不久后,人們將會看到一個規模龐大、功能齊全的物流中心在始豐新城楊柳河附近拔地而起。陳天曉希望,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天臺縣,為天臺縣經濟建設出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