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通高級副總裁袁玨明接受專訪實錄:
主持人:袁總,您好。據了解,互動通在2013年年底推出了一款iCast+產品,也是在之前iCast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請介紹一下這個產品目前的情況和取得的成果。
袁玨明:自媒體廣告由于其富有創意的表現性,很多品牌客戶都非常愿意接受和使用。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很多面對全球競爭的客戶,對于視頻展示為主的創意形式的訴求要求變得非常高。可能他們很多創意素材作品,對尺寸的要求遠遠超過常規的媒體廣告形式,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對以往的產品進行升級。
最具代表性的是之前我們給迪奧做的一款產品,它的文件量非常大,門戶網站的首頁如果簡單地用素材來傳輸的話,就會遇到非常大的用戶網速的承載量。這個時候,我們從技術上突破了這個難點,能夠讓相對更加高質量的視頻資源在互聯網上播放,獲得更多的品牌主的認可。互聯網能夠承載與傳統電視的資源價值,這是一個方向。
此外,客戶在做自媒體宣傳的時候提出了更多要求,例如能不能用微博和微信等其他的傳播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之前耐克在一個廣告位置做廣告時候,瀏覽到這個廣告的新浪微博用戶的頭像會自動上傳,這樣會讓用戶覺得有親近的感覺。技術不斷地升級、廣告形式與社交媒體的結合,是iCast+產品最大的特征。
主持人:現在也有一個說法,自媒體富媒體化,你是如何看待這樣一種說法的?
袁玨明:我們以前講的自媒體,更多的是說社交媒體內容,我相信隨著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視頻富媒體形式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所使用,而且慢慢地,技術都不會成為障礙。
富媒體能夠傳載相對更加豐富生動的信息內容,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這種方向其實帶給帶給媒體和我們更多機遇,一是市場空間機會更大,二是我們要更加個性化地去滿足不同類型的客戶的需求。
主持人:現在互動通也在研發自己的數字廣告交易平臺,以前是以交易員的身份,現在是打造一個交易平臺,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發展前景?
袁玨明:我們今年經常聽到大家討論DSP。DSP一定是技術領域的范疇,不是媒體資源的范疇,我們更加強調媒體資源領域的資源價值,未來技術平臺的發展,一定是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媒體資源多樣組合,廣告主更加迫切融入到互動方面的多方優勢。我相信在技術領域應該不斷地探索和發展,兩個方向共同相輔相成,達到共同融合的態勢。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袁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