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至今還記得“文革”后看的第一部電影——《鄉村女教師》。這曾經激蕩著張麗的心。30多年過去了,張麗最終沒有成為一名鄉村女教師,而是做了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部的一名經理。下面隨小編來了解下張麗:一個銀行員工的教育扶貧,用善財做善事
用善財做善事
張麗似乎忘不了瓦西里耶夫娜。盡管她的身份不是鄉村教師,而是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但是她把主要的心思放在學校和孩子身上。
在掛職的一年中,張麗除了延續之前產業扶貧的路子,還加大了教育和公益扶貧的投入。她的前任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2012年在咸陽市掛職的張虹為當地引進了“清華教育扶貧中小學遠程教育在線項目”,著手建立了13個“清華偉新教育扶貧中小學遠程教育在線”二級網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清華大學優質的教育與培訓資源無償輸送給貧困地區——她使它擁有了新的面貌。
張麗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舉辦了“中銀-咸陽青春勵志夏令營”,邀請“北四縣”4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高中一年級學生,去北京訪古跡、游名校、探科技等。同時,她依托中國銀行私人銀行公益活動平臺,組織客戶赴淳化縣固賢中學、小學捐款捐物。此外,她還積極聯系社會公益組織赴“北四縣”參觀考察。經過多次溝通協調,香港“為中國而教”公益組織在永壽、淳化兩縣走訪了20余所中小學,計劃2014年與永壽縣10所中小學開展派駐多學科優秀青年教師的合作,幫助解決該縣中小學教師年齡、學科結構嚴重失衡問題。
“我們私人銀行部的客戶到固賢中學一看,都驚呆了!他們沒想到現在還有條件這么差的學校。”張麗說,當時,固賢中學的孩子還睡在地上,打個大通鋪,十幾個孩子擠在一起;所用的課桌只有上下面是木板,其他是用紙糊的;一個籃球架子,有筐沒板兒……
后來,張麗通過私人銀行部發了通知,客戶就紛紛從廣東、山東、江蘇、北京、浙江、河北趕來了。“最初我們以為這事兒不會有人感興趣,而且時間很緊,沒想到短短8天就募捐到45萬元。都截止了,還有客戶給我們打錢呢。”善款買了桌椅和高低床后還有剩余,就用來改造電腦室和多媒體教室了。
為了感謝客戶,張麗和當地政府在固賢小學搞了個小小的儀式。孩子們將自己畫的圖畫、剪紙,當做禮物送給前來的中行客戶。當孩子們用小臟手給這些提前富裕起來的人戴上紅領巾時,客戶無不感動。一位來自廣東的客戶說,“我會邀請朋友一起加入到慈善公益的隊伍中來。”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的客戶沒有趕上這次活動,紛紛問來年還搞不搞。
“參加我們活動的多是富一代,他們要善財做善事。”張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