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初的亞布力論壇上馬云曾放言:阿里未來要做社區,社區做的是分享。這應該是馬云定調阿里進軍分享經濟領域的決心。
來自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19560億元,在此領域參與提供服務者約為5000萬,約占勞動人口總數的5.5%;保守估計,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總人數已經超過5億人。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未來十年,中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平臺企業。
顯然,阿里并不滿足于先前一些針對分享經濟領域的戰略投資,直接進來才更有參與感。如今,這一計劃正式落地。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將旗下“閑魚”和“拍賣”業務將“合并同類項”,這意味著國內最大的閑置交易平臺與國內最大的在線拍賣平臺強強聯手,一艘分享經濟的“航母”已然浮出水面。阿里強調這不是簡單的加法,給出的公式則是:社區+拍賣+交易=分享經濟社區化平臺。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表示,作為阿里集團旗下兩項高速成長的業務,“閑魚”和“拍賣”都深具分享經濟和強互動的社區基因,二者在發生化學反應之后,將誕生國內最大的分享經濟平臺,并探索包括閑魚拍賣、閑魚二手交易、閑魚二手車在內的多種分享經濟業務形態。
以阿里的體量和影響力來看,這無疑將會是中國經濟消費升級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價值分享社區“閑魚”誕生于2014年6月,成立一年多即已完成從百萬級向億級用戶量的飛躍,并快速形成了獨特的移動社區群落和物品交易市場。2015年閑魚推出基于地理位置或興趣同好的社區“魚塘”以來,目前各地、各類興趣魚塘已累計超過17萬個。魚塘正成為推動閑魚活躍循環的基本組織。今年3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 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閑置交易群體有非常積極的互動意愿,閑魚用戶每天的人均互動高達12次。
阿里旗下拍賣業務則上線于2012年,該平臺上拍品標的形形色色,包括明星名人、司法資產、上市公司股權、海外島嶼、意大利古堡等,近期在“papi醬拍賣”中使用的全球首創的“邊看邊拍”新玩法,更是獲得了極高人氣和好評。
在互聯網時代,拍賣可以跨越時間和地理的界限,召集最多的參與者、實現被拍物品的“價值最大化”。讓閑魚社區充分引入拍賣模式,意味著“人人都可參與”的全民拍賣時代已經到來。
據了解,閑魚目前開始采用邀請制的方式,對部分個人認證用戶定向開啟“大眾拍賣”的嘗試。規則進一步完善后,平臺會逐步開放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其中,讓消費者充分體會“大眾拍賣”的更多樂趣。
“對于我們致力于打造的創新模式說,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張建鋒表示,未來在閑魚的航母“甲板”上,也會用社區平臺的模式,搭載包括閑魚拍賣、閑魚二手交易、閑魚二手車,以及更多的創新模式,并借助遞增的網絡效應,形成共享經濟的矩陣。
顯然,閑魚、拍賣天然帶有草根社區與分享經濟的基因,一旦合體,將有望徹底打通海量用戶、移動社區群落與商品交易的鏈路,勾勒出一幅分享經濟模式的巨大想象力藍圖。其背后折射的恰恰是阿里巴巴對未來商業形態發展、以及“人與商品、人與人、人與服務”連接方式的嶄新暢想。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調研報告請關注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