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9月10日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暗示暫緩對敘利亞動武,不料,俄羅斯總統普京立即趁熱打鐵,他于次日在美國《紐約時報》耐人尋味地發表了長篇文章,警告軍事打擊敘利亞只會帶來混亂和傷亡,并批評美國的“例外主義”,指出很多國家已不把美國視為民主典范,而是只懂得耍蠻動粗的國家。
對此,奧巴馬的白宮發言人反應溫和,強調“白宮對普京的言論并不吃驚”,并有氣無力地為自己辯解說,普京在美國報紙發表署名,反襯出美國真正“出類拔萃”的傳統是言論自由……
奧巴馬在敘問題上態度軟化以及對普京如此“出格”行為的寬容,讓美國一些議員和媒體嘲笑他被“和平王子”普京戲耍,陷入了聽命于莫斯科的尷尬。
普京嚴厲的語氣顯然不像是為美國人民和政治領袖上課。
奧巴馬的底牌,盡在其對手普京掌握之中。奧巴馬如不打敘利亞,俄羅斯作為調和的一方,當然也為贏家;奧巴馬如打敘利亞,因諸多因素限制,無法速戰速決,勢必陷入戰爭的泥沼,最后恐會連累美國未來的國運,而對于俄羅斯來說則這卻意味著可以大發戰爭財:一、出口武器。二、因為中東戰爭,俄境內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價格飛漲可期。
正因如此,普京最近的表現,外界理解為對各方的勸和,我個人卻理解為:他是在一定程度上試圖想激怒美國能對敘利亞動武。
至于奧巴馬——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2012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警告,敘利亞如果使用化學武器,甚至“移動”它們,就將觸及美國的“紅線”。如今,敘利亞已經觸及美國所說的“紅線”,美國對敘利亞還是遲遲沒有真正動手。
自從越戰之后,美國政府和軍方一直牢記:不打沒把握之仗。千萬不要低估奧巴馬的耐心和智慧,他此前對敘利亞問題表現得猶豫不決以及畏前畏后,只能說明美國政府和軍方現在根本不想動手。
——普京想要的,正是奧巴馬政府要拋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