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背后的魔力就在于工業設計。這只是工業設計為企業帶來巨額利潤的一個小小例證。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工業設計協會對企業的調查統計顯示,工業設計開發投入1美元,其銷售收入為2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統計數字表明,每增加1000億日元的銷售額,工業設計的作用占51%,而技術改造的作用僅占12%。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了解到,我省落實了2.1億元的財政扶持資金重點扶持工業設計,出臺了關于推進特色工業設計基地建設加快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建設。
“目前,該項工作已列入省政府的重要工作,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建立組織領導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
權威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12個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營業面積共53萬平方米,引進入駐工業設計企業456家,工業設計成果轉化產值達549億元,新增各類專利3685件,獲得國家級或國際獎項12件。
工業設計謀求產業化發展模式
“浙江工業設計的現實狀況是,創意很多,但是無法形成產業化。”杭州飛魚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余飚告訴記者。
“飛魚”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工業設計公司之一,產值列華東地區前三,先后獲得號稱工業設計界的奧斯卡——德國IF獎以及中國紅星等設計大獎。
余飚堅信,工業設計只有自身實現產業化才有前途。
余飚說,“飛魚”剛起家時服務的對象多為中小企業,后來漸漸放棄,因為單子多而小,做得太累。“我們不希望僅以收取設計費為生,那顯然會活得不容易。”
做不大——幾乎所有的設計公司都遇到這樣的瓶頸。
作為國內工業設計領軍企業,深圳嘉蘭圖公司也遇到這樣的現狀。其副總裁王永才說,傳統的商業模式是甲方委托乙方,然后按項目計費。嘉蘭圖曾幫助了很多的企業,甚至是從零到某一個產業領域的銷售冠軍。但嘉蘭圖永遠只是乙方,收取設計費。
嘉蘭圖一直在謀求商業模式的轉換。“我們期望和企業利益共享。不按項目計費,根據銷量提成,這是方式之一。”
關鍵是與制造業實現結合
“有人會為20元的產品付60元的運費,只因為在當地買不到。創意產品在電子商務上極有市場價值。”做設計出身的潘宏波,則看到了另一種創新模式的商機。現在,他創辦的浙江聚寶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與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共同搭建工業設計云服務平臺。
但是不管模式是哪一種,關鍵是與傳統優勢的制造業實現結合。
“當然好的設計必須加上好的制造。關鍵是找準結合點。”余飚說。
現在,這個找準結合點的問題,政府也在思考。
在掀起新一輪工業強省革命的浙江,工業設計被提到重要位置。
省工業設計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浙江正在出現越來越多外貿轉內銷的企業,如何幫助它們順利轉型,在內銷市場上打造自己的品牌,擺脫貼牌山寨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工業設計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浙江提出,把工業設計作為產業來培育,結合浙江現有經濟版圖,建設特色工業設計基地。
省經信委生產服務業處處長駱云偉向記者介紹,包括位于富陽的頤高圣鴻工業設計創意園在內,省政府2011年確定的首批12家特色工業設計基地目前都已開園。“目前我省落實了2.1億元的財政扶持資金重點扶持工業設計。”駱云偉說。
面對這樣一個思想的產業,如何提供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是產業園有待破解的難題。
鑒于工業設計處于傳統產業鏈中極具附加值的環節,業內專家對政府有更高的期盼。
“1.0版產業園是當房東;2.0版產業園不單單當房東,還提供服務;3.0版產業園,則應以產業鏈驅動資源整合,建立起市場平臺、金融平臺、云服務平臺,助推園區企業打通自身產業鏈,同時介入當地特色制造業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集聚模式。”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劉寧表示。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