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能源網訊:作為西海岸首個生物質熱電項目,黃島區王臺鎮的生物質熱電項目預計10月份投入運行,11月份就能用秸稈為王臺地區供熱。根據鍋爐參數,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預計年消耗秸稈17.15萬噸,同時實現年發電1.7億度、可供蒸汽65萬噸,蒸汽和循環廢水還可以覆蓋10萬戶居民的供暖。記者15日獲悉,該公司計劃向周邊地區以每畝30元的價格征收麥稈,減少污染,變廢為寶。
秸稈將進工廠發電
8月15日 ,記者在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內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安裝生產設備。秸稈如何燃燒發電?“我們先從朱郭水庫引入化水車間,經過一系列物理處理后,產生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合格除鹽水,再把這些水送入鍋爐系統。同時,將收集好的秸稈進行粉碎壓縮,送入鍋爐燃燒。隨后通過燃燒產生的熱量將水化為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再通過升壓站將電并入黃島電網,產生的電將按照與火電一樣的價格出售。”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范希生說,“我們計劃向周邊村落、鄉鎮征收秸稈,每畝地收取秸稈能支付給農戶約30元。”根據鍋爐參數計算,每年該熱電項目理論消耗17.15萬噸秸稈,算下來秸稈一項就能增加收入5000多萬元。
王臺將實現秸稈供暖
生物質熱電項目不僅能發電,同時還將產生大量蒸汽用于生活、生產中。“今年11月份起,我們將爭取先給王臺地區實現秸稈供暖”,范希生告訴記者,通過同流程線的一條支線,蒸汽將水加熱到合適溫度就能實現供暖了。
另外,秸稈燃燒產生的蒸汽還將用于周邊企業的工業用氣。“比如,一些服裝加工廠的熨燙工序所需的蒸汽,基本都是自己燒小鍋爐,成本高,污染也比較大”,范希生說,“正常運轉,我們能產生65萬噸蒸汽,可以為很多企業提供工業用氣服務”。
范希生對記者說,項目所建的兩個鍋爐,一天就可以消耗數百噸左右的秸稈,為了保證燃燒,對秸稈的含水量都要嚴格控制在20% ~30%之間,范希生介紹:“秸稈發電,就是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燃料的一種發電方式。秸稈本身的含硫量遠遠低于煤 ,產生的污染氣體少。而秸稈的能量可不小,1噸秸稈產生的熱值在2000大卡到3000大卡之間,一般1噸煤產生熱值在5000大卡左右。而且秸稈通常含有灰分 ,這種灰可以通過收集加工,成為含有豐富營養的農業肥料。”
秸稈發電高效環保,對于周邊村民也有益,村民說起公司要收秸稈都挺高興。村民季先生告訴記者:“以前秸稈處理也是個麻煩事,我們其實并不愿意燒,但沒處存放,如果有人來收還真是個好事,我們還能賺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