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微晶石的研發工作始自20世紀80年代,發展到目前,已經歷了20多年。現階段的微晶石無論在生產工藝、花色設計還是銷售推廣上均漸入佳境,特別是在2011、2012年進入了爆發期,與拋光磚、仿古磚形成了墻地磚三足鼎立之勢。
目前的建陶市場上,微晶石主要以二次燒為主。然而,生產工藝的參差不齊、花色模仿泛濫、創新產品空泛等問題也在這片“藍海”里逐漸呈現出來。部分有前瞻性的企業率先開發一次燒微晶石,彌補了二次燒的不足之余,也響應了環保政策。對于二次燒、一次燒微晶石的評論眾說紛紜,那么目前微晶石的發展情況到底是怎樣的?上游產業是如何促進微晶石市場的發展?下面為你探索微晶石進化道路上發展之道。
“我”叫微晶石
在行業內,微晶石稱為微晶玻璃陶瓷復合板,是將一層3-5mm的微晶玻璃復合在陶瓷玻化石的表面,經二次燒結后完全融為一體的產品。其結構致密、晶體均勻、紋理清晰;堅硬、耐磨的力學特性、優良的耐酸、耐堿性能;并且具有不吸水、抗凍以及較低的熱膨脹系數的獨特的耐污染性能。微晶石將陶瓷材料的高強度和微晶玻璃華貴典雅、立體感強、色澤豐富多變的裝飾美感以及抗污耐壓、永不褪色、無輻射等兩種材質的雙重優勢復合在一起,兼備建筑陶瓷用磚的強度高、重量輕等優勢。
微晶石最早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而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將微晶石這一產品種類推向市場,一經推出其華麗高貴的析晶紋理引起了建筑設計師的青睞。在中國,微晶石的研發工作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正式開始,并于90年代走向工業化的試驗,從2001年、2002年開始,微晶石進入了大生產的實驗階段。2002年下半年進入試銷推廣階段,2004年至2007年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許多新品牌新企業上線投資生產。從2007年開始,微晶石生產技術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從過去的兩種材料到現在三種材料的結合,從原來依靠微晶玻璃高溫燒成到現在的噴墨印花技術在微晶石產品上的廣泛運用。目前,市場上的微晶石主要是第十二代、十三代(按照一個新系列,同類產品的出現定義為一代)。
突破點:技術創新與宣傳推廣的結合
微晶石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將體現在技術上的突破,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搶灘微晶石市場,同質化、低價格競爭現象泛濫。部分有前瞻性的企業率先開發一次燒微晶石,在生產工藝上尋求突破,希望在能耗上成本更低、更環保。但由于一次燒其原料成本、技術把控等方面只被少部分企業所掌握,所以目前微晶石產品還是以二次燒為主。
微晶石生產的主要技術壁壘在于微晶熔塊、坯體與熔塊之間的膨脹系數匹配、燒成工藝這三個方面。其中的核心技術在于熔塊研發,其決定了產品的最終質量,因為熔塊是整個微晶石生產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施鋪在經施釉與印花的瓷磚坯體上的玻璃化學原料,經過高溫燒成與瓷磚融合后,使得產品具有高光澤度、通透度、低吸水率與豐富鮮艷的花色。
隨著微晶石從二次燒到一次燒的發展轉變,在熔塊技術的提升可謂是關鍵的。現在的一次燒成微晶熔塊突破了以往所采用提高熔塊始熔溫度傳統工藝原理,采用特殊微晶玻璃配方,讓熔塊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之下析晶,最終成品幾乎能與傳統二次燒成產品相媲美。據不完全統計,在2012年下半年,全國研制一次燒微晶熔塊的企業不超10家,但2013年已達到15家左右。與此同時,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微晶石市場的成熟與擴張,明年將有一個集中爆發期。在佛山本地,目前從事微晶熔塊研發生產的企業就有遠泰制釉、偉邦微晶、興開元釉料等近10家。
“追求市場利潤的同時,陶企在生產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環保節能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一次燒微晶石能滿足上述需求”,這是不少企業選擇研發一次燒微晶熔塊的原因。然而,在熔塊的研發方面投入的成本卻往往也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據業內一家研發企業介紹,針對一次燒熔塊研發的包括設備、原料、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就達到了兩千多萬元。
不單熔塊的研發生產成本高昂,陶企的一次燒微晶石技術攻關,研發成本的投入也不容小覷。某釉料企業曾算出這樣一筆賬:從一次燒微晶熔塊來分析,一片800×800(mm)的一次燒微晶石坯體所需的熔塊為3.5公斤,每平方米的一次燒微晶石坯體則需要5.5公斤熔塊,以一條日產量為10000平方米的生產線,一個月30天來算,每月需要熔塊1650噸,以每噸熔塊7500元的價格來核算,每月熔塊投入金額近1300萬元。
除卻成本問題,一般一次燒微晶石的燒成溫度約1200-1220℃,二次燒微晶石的燒成溫度約1080-1120℃。由于二次燒微晶石的素燒時間約70-110分鐘,釉燒時間約120-150分鐘,總時長超過3小時。相比之下,一次燒微晶石的燒成時間只需100分鐘左右,總體燒成時間比二次燒微晶石縮短了一半。但二次燒微晶石的生產難度比一次燒要低,因而盡管一次燒微晶石在節能、耐磨度、抗壓強度、抗污強度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目前微晶石仍是以二次燒技術為主。
“從二次燒到一次燒,是微晶石的一次基礎升級,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在節能技術上的突破,但就此認為一次燒是未來微晶石的發展趨勢還很難定論,技術是不停在更新的。目前來講,在技術沒有進一步突破的情況下,我們不會盲目地去擴大生產量,而是堅持高端路線,通過對產品的包裝、對渠道的深入開發,將品牌塑造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瑪緹陶瓷總經理梁偉權表示。在目前微晶石研發上還沒有重大新突破之時,或許我們真的是應該沉下心來,把品牌培養好、把服務做得更完善,“消費者都是跟著行業走的,技術層面上的事情更多是停留在品牌與品牌之間的交流上。作為陶企,需要埋頭于產品技術研發的同時,也需要做好產品的宣傳推廣。微晶石在發展上沒有什么突破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多企業都不太注重把微晶石往品牌的方向去推,那就無從說起產品宣傳推廣的規劃了”。目前,瑪緹陶瓷在品牌的建設上比較注重對理念的具象化,“消費者對產品的深入了解一定要通過體驗,譬如樣版間的設計、舉辦體驗活動等,從簡單的做產品到塑造品牌形象,上升到為消費者打造一種生活理念,讓他們透過產品想象到自己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