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汽協獲悉,8月,汽車產銷表現略好于上月,其中乘用車環比和同比均呈一定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已連續12個月下滑。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呼吁社會各界和消費者,共同關注和支持中國品牌汽車成長。
數據顯示,8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1.44萬輛和171.5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34%和6.02%,同比分別增長2.22和4.04個百分點。1-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21.89萬輛和1501.7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1%和7.67%。
值得注意的是,8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繼續下降,市場占有率為37.1%,其中自主品牌轎車市場占有率僅有19.5%。中國品牌乘用車份額已經連續12個月下滑,引起業界、社會各界、政府部門和高層的關注。
中汽協副秘書長許艷華指出,中國品牌乘用車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中國品牌與外國品牌有差距、增速放緩和部分大城市限購、外國品牌價格一再下探擠壓。她認為,出現當前這種局面除以上社會各界熟知的原因外,社會各界和消費者缺乏對中國品牌汽車了解,缺乏購買和使用中國品牌汽車的氛圍也是重要因素。
董揚表示,中國品牌乘用車歷經10余年發展,特別是近5年來的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主要表現為六方面:一是主要整車企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二是研發水平大幅提升,三是產品水平不斷進步,四是產品品質提升,五是產品市場覆蓋率大幅提高,六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雖然中國品牌乘用車總體份額下滑,但長安、上汽、一汽、廣汽、北汽等骨干企業在中國品牌乘用車增速和份額連續下滑的形勢下仍能保持增長勢頭,逸動、榮威、奔騰、哈弗、吉利等車型增速也高于細分市場平均增速。他認為,這是企業扎扎實實做產品,堅持不懈抓質量,立足長遠謀品牌的結果,這也是做強中國品牌汽車努力方向,是中國品牌汽車的希望。
“在外國品牌強勢下讓消費者了解、購買和使用中國品牌乘用車既是汽車企業責任,也是行業、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積極傳播中國品牌汽車正能量,營造購買和使用中國品牌汽車氛圍,讓中國車?中國夢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文化。”董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