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NASA 成立了無人機應用中心,專門開展無人機的各種民用研究,它同美國海洋與大氣局(NOAA)合作利用無人機進行天氣預報、地球變暖和冰川消融等科學研究。2007 年森林大火肆虐時,美國宇航局使用“伊哈納”(Ikhana)的無人機來評估大火的嚴重程度,以及災害的損失估算工作,伊哈納無人機是軍用無人機“捕食者”的一種改型,用于民用和環境監測用途。美國已將無人機越來越多地運用在各行各業,美國宇航局將軍方原本用于戰場的大型高空無人機改造,用來進行對颶風和熱帶風暴的監視和研究工作,無人機在美國也被廣泛地用于土地管理和野生動物監測等領域。美國其它聯邦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也正使用更加小型的無人機進行著各項工作,從監測科羅拉多的鳥類數量到監測夏威夷火山的活動,這種技術使調查成本大大降低,比如對科羅拉多州鳥類進行有人駕駛飛機的監測計劃耗資將是3 萬美元左右,而使用大烏鴉無人機,其花費僅需3000 美元。考慮到無人機巨大的民用市場潛力,2012 年,奧巴馬簽署了《2012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現代化與改革法》,該法核心是向民用無人機開放空域,促進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2015 年底為最后期限。
以色列是全球范圍無人機設計制造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之一。以色列組建了一個民用無人機及其工作模式的試驗委員會,埃爾比特系統公司領先完成了規定程序,其赫爾姆斯450 無人機在2007 年5 月取得了民用證書。2008 年,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馬拉特子公司的中高空長航時“蒼鷺”無人機取得了在以色列空域中執行非軍事任務的證書,此后有關部門合作進行了多種民用任務的試驗飛行。2012 年國際無人機系統協會展會在以色列舉行,本屆展會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促進無人機的民用推廣。
歐洲在民用無人機發展方面雄心勃勃,決心要趕超美國,力爭占領民用無人機發展的中心舞臺。2006 年制定并多方集資付諸實施“民用無人機發展路線圖”,首期跨度為6 年。“路線圖”預計民用無人機市場從2010 年開始迅猛發展,已突破1 億歐元大關,到2015 年將上升到2.7 億歐元,其中地球觀測約占市場的3.7%,通信與海上監視各占市場的13%,森林防火與滅火市場份額約12%,治安執法占3%。歐盟打算成立一個泛歐民用無人機協調組織,主要職責是市場評估、技術監視、空域管制、適航安全、標準制定、通用接口、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試驗研究。為解決最關鍵的空中安全與適航問題,荷蘭已開始在非隔離空域進行“探測與回避”系統的研究與試驗。
國外民用無人機的發展趨勢是:一是開發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主要用于大氣研究和環境保護方面;二是積極著手解決如何使如何無人機更容易獲得適航管理機構的認證,以及進入民用管制空域飛行。例如,全美無人機工業同盟與美國NASA 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制定了一個“5 年進入”的計劃,希望在5 年內為無人機取得管制空域飛行許可,FAA 和美國國防部作為顧問也參與工作。法國、德國、瑞典和英國一些歐洲國家,也迫切希望無人機可以在民用管制空域內飛行,并不約而同地希望加入美國“5 年計劃”歐洲工業界也開始采取共同行動,為無人機認證工作成立了民用無人機工業協商小組,幾家公司聯合起來制定了相關政策,并開始進行了一些飛行試驗。例如,瑞典薩伯公司正在使用一架縮比尺寸的技術驗證機進行一系列的基礎飛行試驗;德國宇航研究院正在使用一架有人駕駛飛機模擬無人機,進行一系列的基礎飛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