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諾基亞2016年重返
手機市場的消息不絕于耳。消息是否屬實并不重要,關鍵是諾基亞重返手機市場到底有沒有機會。如果有,它的機會又在哪里呢?
在操作系統同質化的年代,現如今的佼佼者三星也不曾是諾基亞的對手。不過時過境遷,昔日的業內霸主諾基亞重返高峰,恐怕也絕非易事。
當今,智能手機市場處于紅海階段,手機高度同質化。一方面,三星和蘋果已經將行業競爭推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另一方面,中國廠商的產品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在國內外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經過幾年的波折和動蕩,諾基亞的金字招牌已經大打折扣。目前,已經無法與蘋果、三星相媲美。
從目前手機市場的發展形勢來看,諾基亞重塑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可能。但是,做到小別怡情,還是大有機會的。
2016年品牌使用權解禁
2013年,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被微軟收購。按照當時的交易條款,諾基亞繼續擁有和保留諾基亞品牌,微軟則獲得10年授權;2015年12月31日之前,諾基亞被禁止在自家移動通訊設備上使用諾基亞品牌。
很明顯,2016年諾基亞品牌使用權開始解禁。對諾基亞來說,這無疑是重返市場的最佳時機,更為回歸造勢創造出天然噱頭。
微軟放棄Nokia品牌
2014年年10月,微軟官方正式表態,將使用“MicrosoftLumia”取代諾基亞成為新的手機品牌名稱。
按照微軟與諾基亞的協議,諾基亞智能手機品牌授權為18個月,到2015年12月31日結束。微軟提前放棄諾基亞品牌的使用權,不僅為諾基亞重返市場創造出一個緩沖期,也為諾基亞重返手機市場提前造勢清除了宣傳、認知障礙。
試想,如果2015年微軟新手機依舊使用諾基亞品牌名稱,諾基亞的宣傳造勢必然受到影響,起碼在回歸造勢期要明確提出:這不是微軟的“諾基亞”。
品牌價值尚有余力
作為功能機時代當之無愧的霸主,Nokia依然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在智能手機的用戶群體中也依然具有相當高的認知度與認可度。
盡管Nokia的品牌效應已經有所萎縮,但依舊是世界上最知名、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堅固、耐用、可靠的良好品牌形象,依舊駐扎在消費者的心底。
在微軟“木馬”艾羅普介入前,雖然塞班系統不如安卓好用,但是諾基亞在市場份額上一點沒有落后。一個季度銷售2600多萬,就連火箭式發展的小米,一個季度的最高紀錄也不過1800多萬而已。
由此可見,諾基亞回歸消費市場具備必要充分條件。畢竟,諾基亞的品牌力量是獨有的,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具備這種能力。
研發能力不遜色
2013年9月,將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后,諾基亞只剩下三大業務:諾基亞通信設備和網絡業務,Here地圖和諾基亞技術.
盡管如此,諾基亞的研發能力并不遜色。
據了解,NokiaTechnologies這個部門負責智能手機的開發以及專利許可業務。資料顯示,NokiaTechnologies擁有諾基亞逾1萬項專利,這為研發、設計新產品提供了強大馬力。
從事實來看,NokiaTechnologies的研發能力也不可小覷。其研發的Android桌面主題啟動器應用Zlauncher以及由他人代工的Android平板電腦N1,都在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尤其是諾基亞N1已在國內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
資金實力雄厚
與微軟完成交易后,諾基亞股價長了1倍,同時獲得了大量現金。截至2014年底,諾基亞擁有約50億歐元的現金。
所謂“有錢人腰粗底氣足”,諾基亞無需操心研發新品的資金,重返市場的腳步自然要快很多。
潛在的輿論優勢
之前已經提到,微軟啟用了全新的“MicrosoftLumia”來取代諾基亞品牌,對于微軟而言,諾基亞重返手機市場將會是一個尷尬的麻煩。
由于諾基亞品牌的知名度遠遠高于Lumia,對兩者不熟悉的用戶極可能會將兩者混為一談。到時候,就會上演類似“加多寶”和“王老吉”兩個品牌之間的雷人劇情,微軟Lumia的品牌推廣也會因此蒙受困擾和委屈。